龙妍:不搞形式主义,塑造美好心灵
清明至,前来烈士陵园祭扫先烈的人们络绎不绝。不少中小学生也参加了各种公祭英烈的活动,然而在人群中,一些在烈士刘英俊家乡吉林省长春市上学的学生却对这位“本地英雄”的事迹知之甚少。(新华网4月6日)
在当下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烈士纪念活动有什么意义?烈士纪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如何让烈士纪念活动更长久、更深刻地影响下一代?……这些问题是迈不过去的坎儿,也是活动取得实效必须解决的问题。今年3月31日颁布实施的《烈士公祭办法》,对推进烈士公祭活动规范化、法制化,对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倡导奉献意识,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今在很多地方,开展这种活动却变了味。
记得我们当年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陵园时,胸戴小白花,高举团旗,列队在烈士墓前庄严地举手宣誓。如今,本来严肃的祭扫活动逐渐变了味,祭扫活动离当初的目的渐行渐远。清明期间,各地中小学生集中出行,各家烈士陵园参观瞻仰人员爆棚,工作人员疲于应付,送走学生一拨又一拨,仅维持秩序就累得够呛,疏于讲解现象十分普遍。参观者仅凭有限的文字、图片,难以对英烈形成客观全面的了解,难以激起缅怀之情。安全责任大于天。祭扫期间,在陌生的环境下,老师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安全上,为防止学生掉队,一门心思盯着学生,生怕有丝毫疏漏,只要不出安全责任事故就万事大吉谢天谢地了,哪里还顾得上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学校也只满足于组织了活动,把照片和总结往档案盒一装,活动铁证如山,在将来德育工作总结报告时底气十足,活动究竟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倒在其次。
祭扫烈士陵墓,凭吊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熏陶的绝佳机会,各地方的烈士陵园,都是活生生的烈士,他们许多是无名的,但他们在某次战斗中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今天的人们来祭扫,就要认真回顾他们的事迹,铭记他们,烈士的在天之灵也会觉得受到应有的尊重,死得其所。祭扫组织方要花力气去整理事迹,让学生受到真真切切的乡土文化教育,这才是祭扫的真正教育目的,形式主义的祭扫对英烈是一种大不敬,与其流于形式,不如不去祭扫。
烈士不该被遗忘,祭扫先烈的传统不能丢。看来学校、烈士陵园管理方要好好动动脑筋,认真谋划谋划,既让中小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又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景仰之情。
作者:龙妍
- 拒绝“微腐败”,从自身做起2020-04-21
- 彰显“基层减负”新气象2019-12-16
-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2019-04-10
- 让党员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温度”2019-04-03
- 基层减负要破除“开会发文检查”路径依赖2019-03-27
- 不让形式主义拖扶贫后腿2017-12-29
- 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2017-12-25
- 人民日报:当与传统文化的精髓相遇2017-07-18
- 路上三小时开会五分钟就是形式主义2016-08-03
- 实干永远最重要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