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人民日报:当与传统文化的精髓相遇

2017-07-18 14:59: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江苏常州某曲艺培训机构的一名女孩磕头拜师,同之前四川成都街头让儿子骑牛上学的国学父亲一样,引发了公众热议。

  我们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在复苏。但对如何把握其精神内核、传承弘扬国学,却理解各异。本期微议录,我们摘发几篇来稿,共同畅谈心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  者

  知其所以然

  下跪磕头拜师作为一种仪式,具有强烈的依附属性,与现代倡导的价值有所背离。对公众来说,这可能带来一定的观念冲击,无益于形成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

  其实,“天地君亲师”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谱系。我们拜师,拜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恩师本人,也是其传承的“道艺”本身,以及先贤的精神薪火。真正的好师父是领路人,会让弟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如果我们只把目光放在“跪拜磕头”“骑牛上学”上,就很容易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偏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义。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女孩是否明白了仪式本身的厚重内涵,少年是否学到了国学的文化精髓。在重塑文化自信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一颗辨真求实的平和之心来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马毅豪

  莫要“东施效颦”

  磕头拜师,在封建社会是守规矩、有品性的象征,在如今却有些不合时宜。除了作为噱头,类似的学习传统很难取得效果,往往徒有其形,而无其实。

  弘扬传统文化,在于赓续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一味复制模仿形式。学了跪拜并不一定能找回师徒礼仪,骑牛上学并不保证就是名士风采,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我们经常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仅有大楼之形,而无大师之魂,难以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大学。同理,仅有磕头拜师的形式,而无传统文化的精髓,只会让“传统”成为“四不像”。

  我们对传统的繁复礼仪要做好甄别,其中有不少包含了旧时代的观念和局限。新时代,弘扬传统就要学精髓,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我们才能穿过岁月阻隔,与传统文化精髓相遇。

  ——@胡越

  仪式之外看功夫

  文化的魅力是吸引人,而不是“吸引眼球”。传承的重点,并不在仪式有多规范,而在仪式外的功夫有多深多实,比如传授知识的方式,孩子接不接受,乐不乐意学,能否长期坚持下去,是否学到技艺真传,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等等。只有把这些仪式之外的功夫做实了,才算找准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着力点、结合点。

  比起斟酌纠结拜师或者读书礼仪,从生活中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脉搏更值得尝试。在我所在镇的小学,有一项“走读乡土文化”的课程。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品味水乡文化,学做姑嫂饼、剔墨纱灯等传统技艺,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这些做法也给予我们启示:火热的生活,永远是传承文化的源头活水。让传统文化更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不断激活传承、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一代代传下去。

责任编辑:刘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