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诗成:当官须自问我经得起“死磕”吗
77天!这是从女企业家毕美娜微博实名举报,到大连行政执法局长蔡先勃被免职的时间。看背后的驱动力,是毕美娜投资在建的产业园遭遇强拆,心里气不过,从蔡局长驾驶不同豪车这个细节入手,拿到了挂假车牌、9辆豪车、3套豪宅的证据,最终通过微博利器,将其拉下了马。此前沸沸扬扬的上海法官招嫖事件,引爆丑闻的驱动力,同样是一个自认为被不公正对待的人。
这股劲头,就叫做“死磕”。你可以说不过是一些人觉得自己被欺负了“气不过”后的赌气报复罢了,但是你终究得承认,这种“跟某人或某事没完、作对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死磕精神”,是具有很强威力与“杀伤力”的。基于近期公民网络举报搬倒贪官案例的增多,有人放言“中国正进入一个网络扒粪时代”,这种断言一定有人不以为然,说它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但它管用了,所以正在形成某种示范效应。
这对于每一个行使公权力的人,对于那些以往以为自己一举一动都很隐蔽的官员来说,恐怕成为一个需要仔细掂量的命题。“死磕”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做了不义的事儿,被“惦记”上了,一天两天隐蔽的了,一月两月、一年两年,是否还隐蔽得了?是锥子总会露头,是钉子总会被砸下去,一旦“死磕”这个锤子招呼到自己身上,究竟会意味着什么?仅仅是检讨道歉,还是灰头土脸落马?抑或干脆余生要在牢里度过?我不敢断言“死磕”的示范效应会有多大,也无法评判它应该有多大,但我希望它倒逼出一个良善的结果——— 官员可以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日子,最好一去不复返了!有所顾忌、有所敬畏,权力关在笼子里运行,终究才是进步的指向。
请官员们不要烦恼、不要委屈,习以为常,不意味着理当如此。这是任何公职人员本应就有的禁忌,只是一不小心,这些年经常被忘记、甚至上下颠倒本末倒置罢了。我们有些官员,是不是太过于“宽己严人”了,对自己一放松再放松,以至于当外力轻轻一磕,便已然无有免疫之力了。
就当前中国社会而言,大家是应该接受一点“死磕精神”的。严是爱,溺是害,这个共识还是不难建立的。而严,不能光指望自律,指望内部监督,有公民站出来跟谁“过不去”,千方百计找证据要找谁的麻烦,只要不超越法律底线,不应该被视为仇敌,总想除之而后快。非但不该抵触,我们的制度也应该顺势起舞,借助这种捍卫正义之力,精密地编织权力运行的牢笼,只要有任何苗头,随时随处随你什么人都绝不轻易放过。一个人的起身,辅之以一套机制的起身,只有形成如此互动应答的合力,最大程度揪出丑恶与黑暗,才能使经得起考验的官员,拥有更多出头的机会;才能使经不起考验的官员,早早地让出权力,不要再尸位素餐。“死磕”是一种很轴的精神,本没有善恶之分,引导好了,就能够大放异彩;引导歪了,也会造就出各种对立。至于官员个体,唯有不忘初心,洁净自己,才能够坦荡做人,磊落做官。
- 官员实绩“一月一晒”应该推而广之2018-09-04
- 落马官员的逆袭人生说明了什么2018-06-12
- 一路升迁一路贪,监管吃白饭?2017-12-18
- 以延长评价期改变官员的“赌徒”心2017-07-13
- 不驯服权力,难止官员“出口成脏”2017-02-22
- 地方官员霸气冲天的底气何来2017-02-22
- 母亲举报官员儿子欲公款请客的喜与忧2017-02-16
- 干部开会瞌睡画面被曝光,然后呢?2017-02-09
- 防止特色小镇跑偏,不能只打预防针2017-01-19
- 多些“敢喝河水的官员”也不是坏事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