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百年史 接续奋进新征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行动相观照,在党史学习中提升政治定力、感悟思想伟力、增强担当魄力、汲取奋进动力。
在学深悟透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发展,在这样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推进现代化事业,我们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切实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理论问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真理和信仰力量,锤炼“志之所向、无坚不摧”的理想信念,面对是非敢于出手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敢于坚决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共产党人的信念信仰。
在学深悟透党史中赓续精神血脉。百年党史,不仅是一部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奋斗史,更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走向成熟、锤炼自我的精神史诗。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淬炼锻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置身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以正确的党史观、宏大的历史观,从“两个大局”中把握历史方位,从“两大奇迹”中认识政治优势,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点亮心中明灯,筑牢思想防线。站在新的发展赛道上,不能坐井观天,看不清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不能一叶障目,看不到整体和全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目光短浅,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有些许进步就津津乐道,盲目乐观,过于自信。要善于观大势、看大局,勇于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维护稳定第一线,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领,把难啃的“硬骨头”当成锤炼能力的“磨刀石”,敢于同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向最高处攀,努力创造实力过硬、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果。
在学深悟透党史中开创发展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对照时代方位,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推动视野格局、理念思维、工作方法全面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干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抓铁有痕”的执行力和“舍我其谁”的精气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攻坚克难,抓实抓细抓好每一项工作,自觉担当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责,坚定不移锻长板、补短板、固根基、强优势,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攻克“难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让我们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感悟红色伟力,牢记初心使命,激扬前行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矢志奋斗,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莘县高质量发展更加壮丽辉煌的历史新篇章!(文刘冬冬)
- 阑珊返顾、千载春秋,国宝文物“回家之旅”2023-09-05
-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2023-09-04
- 扬理想之帆,筑强国之梦2023-08-07
- 汲取“八一”精神 做新时代“追梦人”2023-08-04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并行2023-07-21
- 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新时代华章2023-07-05
- 文物保护,赓续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2023-06-08
- 继往开来 共绘“丝路华章” 2023-05-24
- 2023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千年华夏,大美中文2023-05-04
- 鲁网论见|清明时节“忆先烈”,满怀壮志“赴新程”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