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继往开来 共绘“丝路华章”

2023-05-24 10:37:4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首届中国-亚洲峰会在西安召开。10年栉风沐雨,星夜兼程,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绘就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大写意”和“工笔画”,布局了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先手棋”;10年携手同心,一路走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打造了“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和“连心桥”,又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擘画元首外交引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回溯2000多年前,还是在同一座长安城,张骞由此出使西域,打通了贯通东西的大动脉,在中亚大地的漫天黄沙中留下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10年前,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时至今日,驰骋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成为全球产业链大动脉之一,鲁班工坊为各国学子提供职业教育的新天地,中巴经济走廊用众多民生项目实实在在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一座座开在中亚的孔子学院犹如颗颗“明珠”点亮了各国学子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之情。古丝绸之路上光芒再起、熠熠生辉。

  共建“一带一路”,展现了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而努力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带一路”建设,继往开来、躬身入局、挺膺担当,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启“丝路辉煌”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续写荣光,传承兼容并蓄的“丝路精神”启文化新篇。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并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10年建设为“一带一路”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沉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丝路精神”根植于滚滚历史长河中,也必将在浩荡历史洪流中发展。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好丝路精神,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当好传承千年友谊的使者和桥梁,在“一带一路”的“大舞台”上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给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中亚故事,助力构建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谱写出和谐与团结的绚烂华章。

  躬身入局,汲取“一带一路”的发展智慧增人民福祉。身处百年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闭关锁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直面竞争加剧、热点频发的复杂形势,躬身入局、敢作敢为、勇于探索,才能屹立于当今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联结起来,为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分享发展机遇提供了平台,激活了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也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我们要领悟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智慧,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挫折教训凝聚成前行的勇气,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投身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业中。时刻谨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聚万众一心之志,积极投身交通、能源、经贸、旅游等领域,办好促发展、惠民生的实事,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让中国的发展惠及更多沿线人民,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

  开创未来,挺膺同舟共济的历史担当创“丝路辉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历史交予我们的重任,面对世界动荡不安的局势,面对时代徐徐开启的新篇,我们应以挺膺之姿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彰显历史担当,紧跟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抓住、用好历史机遇,在事业发展上抢占“先机”。要学习张骞凿空西域“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开拓创新精神,勇立时代潮头,在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上敢为人先,在迎接机遇和挑战时深谋远虑,抓住“一带一路”的大好时机,将其作为撬动历史前行的杠杆,大力深化务实合作,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共舟共济中共克时艰,在命运与共中共创未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引领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文/梁莹)

责任编辑:刘胜男
新闻关键词:一带历史担当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