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共同迎接职业技术人才的春天

2020-12-11 16:1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此次大赛以“新时代 新技能 新梦想”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在这次大赛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这振奋人心的话语,无疑向人们发出了一个信号——职业技能人才的春天到来了。

  让高技能人才香起来,就要发挥“劳模精神”坚持不懈。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神九”飞天、嫦五探月、“蛟龙”潜海、航母入列、量子通信、北斗导航……这一系列令人振奋、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背后,凝聚着无数高技能人才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点滴心血,激发和鼓励了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资源保障。

  让高技能人才高起来,就要发挥“劳动精神”攻坚克难。技能人才之高,不仅要看规模结构,更要看职业道德素质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开办的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各类高技能人才“竞相角逐”,通过比学赶帮超,让更多技术工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在社会舆论上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攻坚克难的敬业风气。

  让高技能人才走得远,就要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从实验室起早贪黑的“90后”科学家到那么多不满20岁的“大国工匠”,再到如今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却能领先世界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他们用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诠释了“工匠精神”,用一身本领成就中国制造、中国建造,要让高技能人才走得远,离不开制度支持,破除唯学历论,切实改善政策环境,努力让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好起来,张开政策怀抱,共同迎接职业技术人才的春天。(文/曹瑞晓)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