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对文化的传承

2020-06-14 07:3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6月12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皤滩乡中心小学花灯工作室,民间艺人向学生讲解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技艺。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各地民间艺人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进行表演,与孩子们互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6月12日新华网)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保护资金不足、民间艺人老龄化等因素,部分民间文化濒临失传。倘若我们再不加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将会永远消失,我们的文化根脉也必将受损。 

  众所周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各地民间艺人纷纷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表演川剧变脸吐火绝活,展示“南丰白舍窑”制作技艺,让孩子体验“皮影”技艺......通过观看民俗表演,并与表演艺人互动,能够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学习和体验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喜爱的种子,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传统文化进校园在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的同时,也为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提供了支撑。 

  笔者以为,传承民间文化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民间文化进校园”应该形成长效机制,在特定节日表演民间艺术之外,还应将传统文化纳入教育教学之中,比如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民间文化进校园”同样不能泥沙俱下,而是要全面了解,让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