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网评:为基层松绑减负关键在“真落实”
作者:徐厚玮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重任之下,《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的印发,让“战斗”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大战场的广大基层干部感受到了强大的精神慰藉,但要真正把基层干部的双手从形式主义弊病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开足马力干事业,让老百姓获得更多踏踏实实的“幸福感”,关键还靠“真落实”。
假落实解决不了真问题,形式主义有没有得到根除,基层干部心中最明,老百姓感受最深。诚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弊病“非一日之寒”,要想彻底铲除也并非“一日之功”,但如果政策落实总是飘在半空不落地,或者落地不落实,那么这块“毒瘤”就会一直存在。尽管2019年自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多项基层减负强硬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的形式主义问题雷打不动般地顽固存在,甚至出现了各种“变异”现象,让基层干部难释重负,让老百姓深恶痛绝。
“药方”开了无数张,“病情”总是不见好,归根结底是部分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没有真正把减负政策落实落地落到位。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取药不施药”,只讲成绩不讲党性,工作上急于表现,忽视基层干部的负担压力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大搞“一刀切”,自以为是做到了上级领导的“心坎里”,殊不知把基层搞得乌烟瘴气;个别领导干部官僚习气严重,对中央减负政策充耳不闻,沉溺于被基层迎来送往的虚荣感,热衷于为基层干部“找事干”,随意发号施令,动辄开会发文搞督查,不忘勤刷“存在感”。如此种种作风习气,不仅会毒害干部干事创业的初心,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添堵抹黑,更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牵动着人心向背。
形式主义的背后是政绩观的扭曲和功利心的膨胀,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污染的是风清气正的政治蓝天。要想根除这个“毒瘤”,光靠中央“开方”不行,“药效”管不管用,最终还是要靠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精准施药”,真听真做真落实。立足当下,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十四亿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对形式主义来一次“大起底”“大扫除”,领导干部要带头自我“开刀”,坚决摒除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切实际的文,少挑毛病、多给帮助,积极出谋划策科学指导基层解决矛盾问题,肃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余毒,真正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挑担人”轻装上阵,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以更好的状态奋勇向前。
- 要“帮”更要“教”老乡带货2022-10-10
- 这就是山东·战秋汛|从“防”字入手 迎战汛情2021-10-13
- 做好人才工作,激发发展活力2021-10-08
- 让良好家风成为“靓丽名片”2021-09-24
- 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奋进2021-09-22
- @年轻干部 系好“第一粒扣子”2021-09-16
-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1-09-06
- 杜绝“乐观偏差”,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2021-08-23
- 把握“四史”内涵 做好“使命担当”2021-07-02
- 用好网络政务平台 书写网络民生答卷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