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如何保证疫情下的“金三银四”

2020-04-16 10:0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邢野 

  据教育部发布通告显示,20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74万之多,创历史新高。春季招聘是往年高校毕业生应聘的高峰期。是求职者口中的“金三月银四月”,但是因为疫情肆虐,大学生就业招聘的活动在这个春天悄然无声。所有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无疑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和用工单位的择才,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首先求职周期拉长。由于开工时间的延期,各大企业复工时间拉长,招聘的流程相应也会延长,原有入职时期由一个月变为漫漫长路。其次是招聘延期。复工时间的延期,势必会带来招聘延期。今年各行各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失,本该红红火火的国民消费经济也暂时停摆,商场酒店关门限流。本该进行的面对面双向择业交流也变得困难重重。更为严重的是企业需求缩减。求职竞争增大,年后本就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但因疫情而被延误的就业交流会,让更多的求职者成为待业者,进而形成人才拥堵现象,一家岗位百人求的局面势必会发生。再加上因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受波动较大的企业纷纷调整招聘策略,减少新人入职,从而减少用工成本,这无疑加剧了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就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新陈代谢”。必须由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加以推动,从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渠道优势、经验优势,真正实现双向选择招聘。 

  其一,“虚”实结合,强化云服务,重造线上招聘服务链。进一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高校应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活动的开展,有计划地引导用人单位组织更多的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应聘机会。学生也可以通过浏览国家级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获取岗位信息,享受网上就业服务。 

  其二,点面开花,全面结果,做好用人单位供给侧调整。政府和高校要主动协调有关方面,有计划,有政策的向基层倾斜,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并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敢担当,勇作为,到基层就业创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的对接。 

  其三,补齐短板,全面发力,着重解决困难家庭学生择业就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群体,高校必须及时主动设计、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岗位推送工作。这急需高校相关负责人组成团队,充分掌握学生、区域经济、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开通就业咨询帮扶热线,并开发一批线上就业指导课程,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进、企业对接和心理辅导工作。 

  疫情终究会过去,只要各方面自信、冷静、乐观、科学地面对,伴随着抗疫取得全局胜利,202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必将好转,也能迎来“春天”!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