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逃避式考研:不要因为恐惧社会而考研  

2019-07-31 10:1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孟圆

  近日,“逃避式考研”登上热搜,在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发起的“考研的目标”投票中,有68.4%的网友认为,“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是考研的目标,另外,18.9%的网友将“不想进入社会工作”作为考研目的,而仅有8.7%的网友将“继续深造做学术研究”作为考研目的。

  在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5届持续下降;“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1.4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则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考研比例在逐年增长,但是想要“通过考研进行学术研究”的越来越少,逃避进入社会的却越来越多,这值得我们深思。

  确实,和走入社会比起来,在大学里的生活总是轻松很多,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也不用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评判和压力,但是这种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基于推迟就业而表现出的逃避心理和逃避行为,会使个体在读研期间因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产生被动学习、无所适从等问题。更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而缺少前进动力,进而虚度光阴。

  因此,考不考研,不能由是不是逃避社会决定,选择考研还是工作,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和学生所属的专业有一定的关系,更与是不是兴趣所在相关。由于缺少对于学术本身的兴趣,因而缺少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产生“逃避式考研”,这种行为一方面会影响读研的收获与成效,另一方面,即使读完研,很可能也不想进入社会,到那时难道再选择读博,那读博之后呢?毕竟人不可能一辈子不踏入社会,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学会面对与适应是最基本的技能。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适合从事学术研究,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尽早地脱离校园。每个人所处的成长环境、自己的心理成熟度都不同,在考研选择上也千差万别。不盲目跟风,有计划性地确定人生发展方向,才是每一个人应有的态度。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