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容不得干部玩猫腻

2019-01-18 13:1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安进秋

  “经层层把关审核,虚报竟然被认定为事实,7名党员干部因此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19年1月,岳阳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公开通报曝光一起典型案件,案件主办人邓长兴说,“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月17日 湖南日报) 

  经查,2016年,平江县梅仙镇雁影村种养扶贫专业合作社从佳园合作社赊账买来62头川中黑山羊种羊,并获得扶贫补助。2017年,为获取15万元追加产业扶贫资金,村主任曹争来将62头改成462头,轻易经过梅仙镇扶贫办、梅仙镇政府、县畜牧局层层审批把关验收,追加的1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就顺利进入了雁影村的账上。 

  脱贫攻坚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更关乎着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必须咬定目标、排除万难,以愚公移山之志,坚决啃下“硬骨头”,彻底挖掉“穷根子”,打赢这场硬仗,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让“富”民的种子在贫困地区生根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扶贫资金顾名思义是用来扶持贫困人员的资金,但村主任申报的产业扶贫资金,如此多的部门竟然没有人实地验收、考察,仅仅是村主任的一面之词,镇扶贫办、镇政府、县畜牧局都一路绿灯,因“莫须有”产生的15万扶贫资金就如此轻而易举,手到擒来,不得不让人感叹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之高。 

  扶贫资金就如同“救命钱”、“发展钱”,是国家专门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而设立的财政专项资金。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总量逐年递增,这名村主任利用职务便利套取、侵吞、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损害了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严重消减了扶贫成效,阻碍了脱贫进程。 

  以前,扶贫资金的使用模式是看怎样把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果,对于扶贫资金是否下发到贫困群众手里,或者下发到贫困群众手里还剩多少没有过多关注,就是因为监管的缺失,给一些有腐败心理的“蚊蝇”创造了机会。扶贫资金要用好管好,就要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包括建立惩处侵占扶贫资金款项的“高压线”。全面加强对扶贫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和对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检查、验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多策并举,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贪污挪用贫困群众“救命钱”的现象发生。 

  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民众改善现状,这才是扶贫的根本目的所在。面对扶贫这场硬仗、大考,全国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出重拳、下猛药,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在广泛收集问题线索的基础上,开展多轮次、滚动式的重点督办,层层传导压力,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扶贫资金发放、扶贫政策落实的透明度,让百姓更好地监督和了解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对扶贫资金实行“阳光”化操作,完善管理制度,减少牛栏关猫的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说,扶贫资金公开账本,是对扶贫资金精准的“靶向治疗”,必将确保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扶真贫、真扶贫”的功效。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