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留守儿童溺亡”频现带来的反思

2017-03-22 16:2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墨飞

  3月1日,14岁的重庆云阳初一学生林森在距家800米的江水中溺亡,一同溺亡的,还有他年近70岁的外公程可福。(新京报,3月22日) 

  近几年,“留守儿童溺亡”事件频发,是家庭之痛,也是全社会之痛。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很多夫妻一同外出打工,由于经济、学习、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迫于现实的压力,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不得不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从而出现了今天的“留守儿童”。 

  可是,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极少能够享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关爱,遇到问题又不愿意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自闭、脆弱、孤僻、自卑的性格。 

  父母外出赚钱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只顾着赚钱,却把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变化甩在一边,那样只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父母赚再多的钱,如果子女不快乐甚至触犯法律、走向死亡,那也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父母无论多忙都要在寒、暑假等节假日抽出时间回家陪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 

  作为学校,也要负起责任来,对这些“留守儿童”格外的照顾,学校老师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稍有苗头就与在外的父母沟通,以便尽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政府和社会也不能“置身事外”,也要多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给予适当的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并向他们宣传火、电等安全知识,增加安全意识。 

  因此,我们要呼吁“留守儿童”的父母、学校、政府及社会要关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帮助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孩子“看见爱的希望”。

责任编辑:徐英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