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尊师重教是中华崛起的奠基石

2015-09-09 17:1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墨飞

  9月8日,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并作重要讲话。

  强国先重教,重教须尊师,李克强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兴学育才作为为政之先,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发展,还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既要重视高等教育,更要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李克强提出三点希望,1、要播撒创新的火种;2、要促进社会公平;3、要坚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笔者觉得,李总理的重教、尊师概念是当前形势下我们所要提倡和拥护的。首先,现在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起了一股浮夸潮,有些人总是在盲目攀比一些无意义的物质享受,而渐渐的失去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的追求。然后是现在的一些决策者们,都注重经济建设的崛起而忽略掉经济建设的最底层的根基—人才。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为了实现人才优配、教育公平,从古至今,我们都在做着不断的努力。孔子以前的中国社会,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那时候知识也是掌握在贵族手里。而孔子开始创办私学,让没有贵族血统的贫民也可以接受教育。这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活力,也促使了中国的社会改革。自汉武帝开始政治改革,从地方选拔有修养、有才能的人出任国家重要职位,从而削弱带有血统的王公贵族的统治权利。因此,只要有才学,就能在社会上谋取一定的地位。社会上也尊重有才学的人。经过两千多年的社会演中,这种价值观已经深深的扎在中华民族的心灵里。

  只要一个家庭解决了温饱问题就会想办法让子女读书。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接受良好的教育,以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李总理的讲话可以说是给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行走的人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也给那些渴望接受教育的人们满满的期望。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