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尊师重教,不仅是在教师节这天

2013-09-10 16:3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谢伟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我们的脑海中,老师所被赋予的尊敬和意义,几乎可以和父母比肩。作为耕耘春天、播种希望的人,他们也值得我们用心去尊重一辈子。中国自古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9日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而李克强总理也选择在教师节前夕,和大连一所学校的师生们共叙、交流。在9月10日这天,教师们似乎有着太多的荣光。

  教师节作为不放假、不发放福利的节日,意在人们在特定的时刻,不要忘记这些“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人”。每每到这天,老师总会被孩子们拥簇在中心位置,鲜花、卡花,是学生们所能奉上的最纯洁美满的祝福。作为社会分工的一个种类,老师是辛苦又幸福的。幸福即是能更多的感受育人的那种成就感;而辛苦,就自不必言说,三尺讲台上,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该是怎样的苦心孤诣、循循善诱。

  之所以教师比其他职业有更多的荣誉,皆是因为教育本身承载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而且是直接性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无不是在教育方面下了大力气,才最终体现在生产力的高人一等。譬如战后的日本,在满目疮痍的绝境下,正是把“好钢”都用在了教育上,才使得一代日本人托举起了亚洲经济发展的奇迹。就这个层次说,国家不仅要对老师以尊重和感恩,更应该用切实的福利来回馈他们。

  在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并不均衡,这也导致了某些教师待遇有分水岭之别。城市里的老师福利基本上都可以到位,然而在偏远山区、贫困地区,还有很多没有名分的乡村老师,他们有的是数十年耕耘讲台,有的则是自发承担起教书重任。对于这个群体,不能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人群。因为他们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光荣,更是在贫困地区,撑起了当地人靠读书出人头地的最强愿望。在大城市教育资源越发集中的当下,我们不应该人为的炮制“马太效应”。把教育资源和老师待遇的大饼摊的越大越广,也将是让更多人受益的重大福祉。

  尊师要强调,重教也是不能马虎的大事。前段时间一个叫玲玲的四川女孩,因为其父的“读书无用论”,险些和大学失之交臂。这样的事情让国人陷入到一场大讨论之中,很多人煞有介事的列出教育成本表,在糅杂着今年最难就业季的些许遣怀,竟然有“读大学不如打工”的奇葩定论出炉。这种声音之所以有市场,皆是因为某些人已经赤裸裸的用金钱来和教育来进行等价换算。之所以说这种是偏颇的论调,就冲一点:失去教育,孩子们将会直接关闭掉自己向上的人生通道。在社会经历了原始资本积累的现在,别指望那些靠搬水泥、洗碗就能逆袭人生的故事再次上演!

  尊师重教这类话题要说的很多,但怕的就是坐而论道变成空。对教师的尊重,不应局限在教师节;而对教育的重视,则不能用金钱来划等号。抛却了形式上的礼仪、功利化的眼光,我们的教育才能返璞归真。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