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平度“葡萄+”:串起山东乡村振兴“粮满仓、好风光”双图景

2025-09-12 17:05: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大泽山葡萄搭上邮轮开启“出海之旅”,当第39届葡萄节再次点燃乡村的热闹烟火,这颗裹着糖霜的果实,是平度破解乡村振兴密码的钥匙,更是山东践行“粮满仓、好风光”理念的鲜活样本。从“养在深山”到“走向远洋”,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葡萄+”的魔法,正让齐鲁乡村既有“仓廪实”的底气,又有“风景美”的灵气。

  以“葡萄+产业”强基,筑牢“粮满仓”的增收底气

  “粮满仓”是“卖得好、收益高”的产业富矿。39年前,大泽山葡萄或许还只是农户院里的“私房果”;如今,它已凭借“葡萄+”的产业延伸,长成了覆盖3.5万亩、年产值8亿元的“摇钱树”,区域品牌价值更是突破36亿元。这份蜕变的背后,是产业链条的层层升级:从选育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确保“果盘子”里装的都是精品;到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签下邮轮供船协议,让葡萄从田间直接“驶向”国内外市场。在山东,这样的“特色产业+”故事处处可见:寿光蔬菜靠“蔬菜+科技”远销全国,烟台苹果凭“苹果+品牌”溢价增值,沾化冬枣借“冬枣+电商”走进千家万户。它们共同证明,只有把特色农产品做成强韧的产业链,才能让“粮满仓”变成“钱满袋”,让农民的腰包跟着产业一起鼓起来。

  以“葡萄+文旅”添彩,勾勒“好风光”的乡村画卷

  “好风光”是“产业有看头、乡村有玩头”的活力之景。平度没有把葡萄局限在果园里,而是沿着“农业+节庆+旅游”的路径,给“葡萄+”装上了文旅的翅膀:春日里,葡萄花缀满枝头,游客来此踏青赏景;秋日里,藤蔓下挂满硕果,亲子家庭体验采摘乐趣;就连沉淀的历史文脉,也被融入葡萄节——非遗展演、民俗市集轮番上演,让一颗葡萄串起“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体验。如今的大泽山,不再是“只有葡萄的村庄”,而是“四季有景、全年有乐”的网红打卡地。这恰是山东乡村文旅的缩影:沂蒙山区用“红色+农耕”吸引游客,胶东渔村靠“海洋+民宿”留住人心,鲁中乡村以“非遗+美食”激活烟火气。“产业为核、文旅为翼”,才能让乡村的“好风光”不止于眼观,更能让人沉浸式感受,让“来了还想再来”成为常态。

  以“葡萄+融合”破局,奏响“仓满景美”的振兴乐章

  “粮满仓”与“好风光”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仓满”为“景美”提供产业支撑,“景美”为“仓满”打开增值空间。在平度,“葡萄+产业”带来的收益,反哺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原本泥泞的田间路变成了观光步道,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了特色民。而“葡萄+文旅”吸引的游客,又为葡萄产业带来了更多订单,形成“产业兴—乡村美—游客来—产业更兴”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更多“苹果+”“蔬菜+”“海鲜+”模式的落地,齐鲁大地上必将涌现更多“仓廪实、风景美、百姓富”的乡村,让“粮满仓、好风光”的画卷越绘越广,让乡村振兴的歌声越唱越响。(文/顾冠中)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