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史为鉴,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抗战胜利80周年第3场记者招待会发布的一组组数据,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回望历史、传承精神的厚重窗口。据会上披露,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500余个,超6000万人次走进抗战遗址和场馆——这组数字背后,是国人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更是民族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
从96个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到11个省份精心推出38条抗战文物主题游径;从一批场馆转型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到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这些举措正在将历史从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鲜活课堂”。当参观者漫步在卢沟桥的石板路上,触摸平型关战役遗址的斑驳墙垣,凝视纪念馆里带着弹孔的钢枪、泛黄的家书,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便不再遥远,先烈们为国家存续、民族尊严浴血奋战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愈发清晰。
80年时光荏苒,硝烟早已散尽,但抗战胜利的荣光从未褪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更成为熔铸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宝贵财富。记者招待会公布的展览与场馆数据,不仅是纪念活动的规模呈现,更是守护精神根脉的实际行动——它让新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得以跳出历史课本的框架,在实地实景中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理解“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悲壮与坚定,深刻领悟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正如记者招待会所传递的,纪念抗战胜利,本质是要让每一次走进抗战场馆的驻足、每一场抗战主题展的观看,都成为一次精神的洗礼。在当下,我们更应从这些历史印记中,汲取抗战精神里的爱国情怀、团结意志与奋斗精神:将对先烈的缅怀,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实干;将对和平的珍视,转化为守护民族复兴的担当。
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节点上,那些承载着记忆的遗址与场馆,那些打动人心的展览与故事,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让我们以这些珍贵的历史坐标为起点,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持续熠熠生辉,激励着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勇毅前行,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文/王鹏)
- 聊诚评|守好语文课堂阵地,照亮孩童抗战记忆2025-08-29
- 聊诚评|于无声处听惊雷:八十年后再读“胜利”二字2025-08-18
- 聊诚评|从直白到含蓄:名字变迁见证抗战精神的代际传递2025-08-15
- 聊诚评|以先烈精神为灯照亮爱党为民实干之路2025-08-14
- 聊诚评|赓续红色血脉 筑牢新时代担当2025-08-14
- 聊诚评|铭记历史荣光 共筑和平未来2025-08-08
- 聊诚评|铭记抗战历史,共筑和平未来2025-07-22
- 聊诚评|历史长河里的那盏马灯:让英烈精神照亮逐梦征程2025-07-04
- 聊诚评|品一方“淄”味 解锁流量密码2024-04-10
- 聊诚评丨共度国庆,同筑中国梦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