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赓续红色血脉 筑牢新时代担当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抗日战争犹如一座巍峨丰碑,镌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这段波澜壮阔的抗争史,不仅孕育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更淬炼出“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魂,凝铸民族精神脊梁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抗战时期,中国军民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决绝,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抗争篇章。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困守四行仓库,以“舍生取义,儿所愿也”的壮烈誓言,践行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民族气节;台儿庄战役里,将士们“腰缠手榴弹,跃入敌群”的壮举,诠释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
正如鲁迅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种根植于民族基因中的坚韧意志,让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凤凰涅槃,成为抗战精神最鲜明的底色。
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思,守护历史记忆底线
《战国策》有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铭记南京城的断壁残垣,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缅怀杨靖宇、赵一曼等英烈,不是为了沉溺悲壮,而是为了传承“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家国情怀。唯有让历史记忆成为民族精神的“防腐剂”,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避免重蹈覆辙,筑牢民族复兴的思想根基。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责,践行时代使命担当
抗战时期,华侨领袖陈嘉庚“毁家纾难,支援抗战”,科学家侯德榜“为国争光,研制纯碱”,普通民众“送子参军,支援前线”,共同构筑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的抗日统一战线。如今,新时代的担当有了新的注脚:航天人以“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的壮举,诠释“科技报国”的初心;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彰显“医者仁心”的担当;青年志愿者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奏响“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当抗战精神与时代使命同频共振,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成为爱国的“主战场”,每滴奋斗的汗水都在浇筑民族复兴的大厦。
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志,共筑人类和平愿景
《礼记·礼运》描绘的“大同”理想,与抗战精神中“团结御侮”的内核一脉相承。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今天,传承抗战精神更需胸怀“国之大者”——既要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捍卫国家主权,也要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胸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团结中凝聚力量,才能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人类文明的未来。
“鉴往事,知来者。”让我们以史为鉴、以魂铸基,把对历史的敬畏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续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文/张慧芳)
- 聊诚评|铭记历史荣光 共筑和平未来2025-08-08
- 聊诚评|铭记抗战历史,共筑和平未来2025-07-22
- 聊诚评|历史长河里的那盏马灯:让英烈精神照亮逐梦征程2025-07-04
- 聊诚评|品一方“淄”味 解锁流量密码2024-04-10
- 聊诚评丨共度国庆,同筑中国梦2023-09-26
- 聊诚评|加强国防教育,铸牢护民之盾2023-09-10
- 聊诚评|让文物活起来,把文脉传下去2023-09-01
- 聊诚评|深耕文化“两创” 建设文化强国2023-08-23
- 聊诚评|把握新机遇,构建新聊城2023-08-15
- 聊诚评|传承筑梦未来,青春自添薪火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