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历史长河里的那盏马灯:让英烈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2025-07-04 15:18: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器物承载记忆,精神穿越时空。在陕北高原的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玻璃罩上还留着当年急行军磕碰的裂痕。这件普通文物之所以令人驻足,正是因为它照见过牺牲与信仰的重量。灯光虽弱,足以穿透八十载时空。器型虽小,却能丈量精神的厚度。

 “灯芯”永燃:那些穿透岁月的精神火种

  “我虽死,精神必长存”,抗战烈士家书中的这句话,字里行间的坚定依然灼热,泛黄纸页上的字迹会模糊,但精神密码永远在线。江西中小学校开展“红色家书诵读”,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历史温度。在数字纪念馆,AI技术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背后的感人故事。铭记历史,不是简单地复述往事,重要纪念日的仪式感、生活场景中的红色触点、网络空间的年轻化表达,都是让“灯芯”不灭的方式。当记忆传承跳出刻板说教,转化为情感共鸣,英烈的精神便真正活在了当下。

  “灯油”常添:在时代场景中续写光荣

  清明时节的细雨里,有人轻抚墓碑上的名字,有人点亮手机屏幕中的数字长明灯。短视频平台上,00后用动漫形式重现长征故事,收获百万点赞。祭祀的香火会飘散,精神的火种要接力。红色旅游路线中加入沉浸式剧场,烈士诗抄被谱成流行歌曲,电竞比赛的选手ID暗含英雄代号。传承需要创新表达,要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只要找到契合时代的语言,英烈精神永远有新的“燃点”。让崇高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抵达人心。

 “灯火”相传:照亮前路的永恒坐标

  真正的传承,不在于修建多少场馆,而在于让精神融入日常。不少城市将红色遗址改造为沉浸式体验馆,参观者可以通过VR设备回到历史现场;公交站台的公益广告讲述本地英雄故事,提醒匆匆路人不忘来处;网游皮肤里隐藏着长征路线图,让娱乐也有思想的重量;社区组织的“红色记忆”手作活动,让老少居民在协作中传承精神,纪念碑是凝固的历史,我们才是流动的丰碑。细微处的创新,让崇高精神有了最坚实的落脚点

  历史从不抽象,它藏在斑驳的物件里、泛黄的家书中、沉默的纪念碑上。当我们俯身触摸这些岁月的印记,英烈的形象便从教科书里走出,化作可感可知的精神坐标。当我们把英烈精神转化为建设美好生活的动力,当每个公民都成为持灯者,那些为光明牺牲的人,就永远活在时代的晨曦里。他们的名字或许刻在石碑上,但他们的信仰,正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文/张丽松)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