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植”此青绿绘蓝图,乡村振兴启新篇

2025-03-12 18:11:1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在满目青绿的时节,能够感受到青春的气息。新时代青年就好比一株株小树,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中,正以他们独有的朝气和活力,抽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植”好实干树,追寻共同富裕的理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产业振兴。新时代青年拥有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可以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及管理经营知识,以及新时代的独到眼光积极发展和挖掘农村新业态、新产业,帮助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借助电商直播、“文创+”“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用蓬勃的青春力将助力乡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青年要久久为功做乡村振兴路上立说立行的“干事者”、做强农兴农的“耕耘者”,在实践中扛起“共同富裕”的时代重担,助力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乡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望得到满足,

  “植”好创新树,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向。“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生产力形态。这一决策既是立足当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指引。坚持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因素,新时代青年是壮大乡村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到乡村是干事创业的沃土,不做乡村振兴的“门外汉”,争做现代农业的“领航员”,不做书本知识的“搬运工”,争做乡村价值的“解码者”,让农村新质生产力与乡土资源“双向奔赴”,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植”好奉献树,种下开放自信的希望。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赋能乡村,回报家乡,既是自我实现也是回报桑梓。从李子柒古风视频风靡海外,到彭传民植根乡村复活非遗记忆;从“95后”村长张桂芳打造“彩虹村”,到“00后”乡村教师陈小宝奋力托举留守儿童,我们可以看到青春的涓流不断,乡村就会永远年轻。和美乡村,大有可为。新时代青年要以家乡为卷,用奋斗起笔,将对家乡的依恋、对民族的自信、对国家的热爱融入自身实际行动,努力把“眼前的生活”变成“向往的生活”,讲好家乡故事,弘扬民族文化,书写中国故事。

  新时代青年当如“春树”般生长,“惜时”勿“惜力”,将“小我”的奋斗融入“大我”的蓝图,让蓬勃青春与振兴大业同频共振,在大有可为的新征程上大有作为。(文/刘莹)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