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让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就缺少了持续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乡村人才工作的新路径,致力于为乡村人才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青春舞台。这一举措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乡村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精准匹配是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的前提条件。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从农业科技人才到文化创意人才,从教育医疗专家到乡村旅游开发者,每一类人才都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拼图。因此,精准匹配成为乡村人才招引的首要任务。各地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制定详细的人才需求清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吸引各类人才关注。同时,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合作、荣誉激励等多种手段,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乡村人才政策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引进的人才与乡村发展实际精准对接,实现人才与乡村的双赢。
才尽其用是成长与振兴"同频共振"的关键所在。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才在乡村这片热土上发光发热。为此,需要搭建一个广阔的人才培育舞台,让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贡献中展现价值。一方面,要加强乡村人才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开展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提升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和支持人才在乡村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创业活动,为他们提供资金、政策、市场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这样,才能让人才在乡村找到归属感,让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吾心归处是安居与乐业"美美与共"的根本保障。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氛围。各地应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乡村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条件,让人才在乡村也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的生活。同时,要注重乡村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举办文化节、民俗活动等形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增强人才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乡村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乡村发展的温度和热度。这样,才能让人才真正把乡村当作自己的“新故乡”,愿意在这里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既需要人才的“输血”,更需要人才的“造血”。唯有以“精准匹配”破局,以“才尽其用”赋能,以“吾心归处”筑巢,才能让人才与乡村真正“双向奔赴”,让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最终绘就“安居”与“乐业”美美与共的乡村新图景。期待更多人才在广袤田野上找到自己的舞台,与乡村共成长、同振兴!(文/郭成成)
- 聊诚评|乡村振兴,让希望的田野焕发新活力2025-04-10
- 聊诚评|按下“三键”助推乡村振兴“更新”升级2025-04-10
- 聊诚评|和美乡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2025-04-03
- 聊诚评|借消费东风,助齐鲁乡村焕新颜2025-04-01
- 聊诚评|文旅融合 科技创新 赋能乡村振兴2025-04-01
- 聊诚评|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共绘农业农村新画卷2025-03-25
- 聊诚评|打好乡村振兴“文化牌”2025-03-17
- 聊诚评|“植”此青绿绘蓝图,乡村振兴启新篇2025-03-12
- 聊诚评|奏响乡村振兴“春之乐章”2025-03-05
- 聊诚评|以县域富民产业“新动能” 赋能山东乡村振兴“新活力”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