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振兴播种希望 唤醒沉睡的乡村

2025-01-09 17:04:1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描绘。乡村振兴如同一颗颗种子,正在这片沃土上孕育着新时代的累累硕果。

  产业兴旺,筑牢乡村振兴的“富饶之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要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即必须深耕产业沃土,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产业到产业链延伸,乡村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乡村振兴的产业之路,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多元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乡村的底蕴厚起来。

  生态宜居,描绘乡村振兴的“绿色画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从垃圾分类到污水处理,从村容村貌整治到生态环境修复,乡村正在绘就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生态宜居的乡村,是人们向往的桃花源,是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乡风文明,铸就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的精神家园。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从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到乡村文化的创新,文化繁荣塑造着乡村居民的精神家园,让乡村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以产业为笔、生态为墨、文化为魂,描绘出一副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播种希望,见证乡村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文/王士祺)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