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传承非遗 延续历史脉络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非遗,是岁月沉淀下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它承载着先辈们的记忆与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传承非遗,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通过传承这些技艺,我们能够触摸到过去的岁月,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数代人乃至数十代人的记忆与情感。从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到悠扬的民间音乐,从独特的民俗活动到精湛的传统技艺,无不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创新精神。传承者们就像忠诚的守护者,他们坚守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根源。传承非遗,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非遗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其独特的图案、色彩搭配和制作工艺,无一不体现出这个民族对美的独特理解以及他们的文化特色。传承非遗,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民族的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中,非遗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非遗技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非遗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传承非遗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扶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保障。教育机构应承担起责任,将非遗纳入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和了解非遗的魅力。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非遗的传承和推广,通过举办展览、演出、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
传承非遗传承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永远闪耀在人类文化的星空之中。(文/殷红兵)
- 聊诚评|非遗民俗的齐鲁风华:在传承与创新中焕活千年文脉2025-02-17
- 聊诚评|从面塑版“夏雨荷”看非遗如何“出彩”2025-01-03
- 聊诚评|非遗:民族之魂,时代之光2025-01-03
- 聊诚评|让非遗“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2024-12-30
- 聊诚评|科技与非遗的碰撞:让非遗焕发“新潮”魅力2024-12-18
- 何以中国丨聊诚评·非遗瑰宝,璀璨中华2024-12-06
- 聊诚评|非遗:匠心守护,让传统之美绽放新光彩2024-11-26
- 聊诚评|用好创新“密钥”,让非遗焕发新青春2024-11-26
- 聊诚评|非遗新韵:活态传承与文化创新2024-11-15
- 聊诚评|弘扬山东非遗,铸就新时代齐鲁辉煌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