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非遗:民族之魂,时代之光

2025-01-03 16:51:4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民族文化的天空,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它们不仅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非遗具有独特的内涵与价值。非遗,涵盖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多个领域。每一项非遗都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以中国的京剧为例,它不仅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京剧的表演艺术、脸谱设计、服饰道具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欣赏京剧,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非遗离不开保护与传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许多非遗项目因缺乏传承人和资金支持而濒临失传;另一方面,一些非遗在商业化进程中被过度开发,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非遗。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非遗投入和支持,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激发社会的保护意识。

  非遗更需要创新与发展。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积极推动非遗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将非遗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了解和欣赏非遗;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鼓励非遗传承人与现代设计师、艺术家等合作,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时尚潮流等领域,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和保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有效的措施和创新的思路,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文/周兴华)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