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来认识中国,才能更好理解古代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看到未来中国。从这个角度看,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每个人才能更全面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迈入快车道,取得积极进展。比如,有的地方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打造成了从龙灯制作、演艺表演、技艺传承到文化旅游的龙文化“一条龙”产业。一条舞龙,舞出了“一条龙”产业,实现多赢,令人赞叹。再比如,有的地方守正创新,推动传承了上千年的非遗——楚雄彝绣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当地群众用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秀出了绝技,绣成了畅销商品,也绣来了美好生活,“绣着花、唱着歌、背着娃、养好家”。
由此观之,文化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文化传承从来都不能被动,而要守正创新接地气、与时俱进出高招。为此,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重大命题,也是一个不容懈怠的重大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未来可期。(文/韩梦双)
- 聊诚评|非遗民俗的齐鲁风华:在传承与创新中焕活千年文脉2025-02-17
- 聊诚评|从面塑版“夏雨荷”看非遗如何“出彩”2025-01-03
- 聊诚评|非遗:民族之魂,时代之光2025-01-03
- 聊诚评|让非遗“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2024-12-30
- 聊诚评|科技与非遗的碰撞:让非遗焕发“新潮”魅力2024-12-18
- 何以中国丨聊诚评·非遗瑰宝,璀璨中华2024-12-06
- 聊诚评|非遗:匠心守护,让传统之美绽放新光彩2024-11-26
- 聊诚评|用好创新“密钥”,让非遗焕发新青春2024-11-26
- 聊诚评|非遗新韵:活态传承与文化创新2024-11-15
- 聊诚评|弘扬山东非遗,铸就新时代齐鲁辉煌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