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聊诚评|“执笔挥墨”谱写非遗新华章

2024-10-25 08:59:0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聊诚评|“执笔挥墨”谱写非遗新华章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吐故纳新、传承发扬,在一笔笔蕴含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下,绘就出了一幅生动的长卷,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独有的魅力。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当好非遗传承发扬的“执笔人”,在保护、传承、创新、活用中谱写非遗的新华章。

  执保护传承之笔,让非遗血脉相传。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如果说文化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沃土,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这片土地上最为坚韧的根系,它们深深扎根于民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中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保护传承非遗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一方面,各地要多多举办展览、演出、讲座等活动,激发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另一方面,我们要厚植非遗人才沃土,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推动青年人才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劲动能。

  展守正创新之纸,让非遗生生不息。在长河奔腾、万物勃发的新时代背景下,只有以创新为要,坚持与时俱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长长久久,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步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尝试将非遗“搬”到互联网,据抖音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抖音上共有1428名非遗传承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成为传承、传播非遗的生力军。无论是西安00后皮影传承人借短视频,用皮影演绎迈克尔·杰克逊、擎天柱,还是确山打铁花第一位女传人网红博主江寻千的火爆出圈,非遗传承一改口口相传的模式,搭乘网络平台的快车,来到更多人面前,让人惊叹不已。

  蘸活化利用之墨,让非遗释放潜力。谱写非遗新篇章不仅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善于蘸取活化利用的“墨水”,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让非遗的潜力得以充分释放。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非遗,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不少地方探索创新,将非遗资源与文化旅游、数字科技、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创新打造了“非遗+”等多种跨界、跨域、跨业发展新场景,做到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经济发展新动力,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步入新时代,我们更应紧握文化之笔,于传承的深厚土壤中汲取灵感,在创新的广阔天地间挥洒才智,让非遗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璀璨星河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文/杜雨萌)

责任编辑:吴晓慧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