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让乡村记忆成为乡村振兴的“密码”

2024-06-06 10:28:4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笛声流淌,乡愁四起。乡愁是一种动人心弦的情怀,是儿时对故乡一土一木、一砖一瓦的记忆,是对亲人挚友的无尽思念,是重踏故土心中翻涌不止的热血与温暖,是牵绊人一生无法舍弃的情节与执念,更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永不老去。究其根源,是劳动人民对家乡对土地的至深眷念,是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信念。

  让乡土情怀成为人才回流的力量。人才振兴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关键。一方面是精准靶向培育人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让种地成职业,利用好农民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对土地的深刻理解,使“土专家”干劲儿更足。增加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适度规模型的经营人才,并根据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精准培养一批“农工文体旅”融合的复合型乡村人才,提升乡村振兴中所需要的人才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拓宽渠道集聚人才,支持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高素质现代农民、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应该鼓励这些人回到农村。因此,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回流的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文化卫生体育及科技等各方面人才。并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长效机制,为返乡创业者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结合农村实际发展产业,如积极开发旅游、健康养生等绿色生态产业链以及农产品种植养殖业、深加工、物流服务等,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通过打造平台,提供就业机会,让无数人重归故里,在热爱的土地上抒发豪情壮志,展现时代担当。

  让乡土记忆紧扣振兴之弦。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房前屋后,种瓜种豆,这是先辈们代代相传的每日必修课。兴村振兴要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更要结合地方现实,兼顾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乡村记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通过语言文字、建筑空间、手工技艺等媒介符号叠加累积形成的地域记忆,记忆的载体既包含物质层面的山川河流、田园房舍、巷道邻里等,又包括非物质层面的方言、习俗、制度以及仪式。应充分利用蕴含“乡愁”集体记忆的一砖一瓦、一方石磨、一口老井等,打造现代化古朴、高辨识度的乡村振兴新地标,使人们在千篇一律的快捷工作和繁忙的生活中,驻足于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流连长思、守正初心。

  让乡土文脉传承中国符号。我们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乡村,在漫长的岁月磨洗中,逐渐生成了各自独特稳定的居住环境、社会结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及运行机制等。复杂多元深厚的历史背景昭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可以随意挥洒,而应立足原风貌、原生态,做好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古典与时尚的互融,传承与创新的契合。中国乡村的变迁,是迭代而不是换代,要宜居还需要宜业,保障食物更应有多种功能。因此,精准把握未来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功能定位、价值逻辑及思维方式,是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关键。比如用好乡愁的文旅名片,发展好县域旅游,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容与形势,让无数游客怀揣着对老家的向往、对故乡的依恋,在乡村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精神养分,感受乡土文化的同时发展本地经济,建设旅游强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更应不断发挥乡愁记忆的纽带作用,将乡村故土与在外游子、乡贤能人紧密的维系在一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文/李艳梅)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