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新农人”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农人”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农人”从哪里来?外部引进是一方面,本土培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相较于外部引进,本土培育的“土专家”“田秀才”更熟悉、更适应当地实际,并且这支“新农人”队伍更具稳定性。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让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民也能评职称,评上职称的“新农人”还能获得专项补贴、技术支持、贷款帮助等多项实惠,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在这样的政策带动下,更多本土优秀人才“被发现”,广袤乡村形成学技术、长本领的良好氛围,“新农人”队伍就会持续壮大,乡村振兴的动力、活力也会不断被激发。
一个人才带活一支队伍,一个产业振兴一片乡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称评定,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其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换句话说,“新农人”不仅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了,还要有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能力。比如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樱桃园镇刘楼村党支部书记刘胜忠,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入社,采用“抱团经营”的发展模式,发展13个樱桃冬暖式大棚,11个草莓温室大棚,建设200余亩樱桃种植区和150余亩草莓种植区。社员每亩可收入5000元以上,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0万元以上,可以提供150个劳动力岗位。在成熟季吸引游客观光采摘,已初步形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从一个刘胜忠,到一个又一个“刘胜忠”,“新农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挑大梁、展风采,带动的是农民队伍的干劲与热情,带来的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与未来。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人才建设,久久为功。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要用心“拴心留人”,既要靠政策、靠投入,又要靠环境、靠平台。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做好多元化引才、全方位育才、多渠道留才文章,努力营造让广大人才心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环境氛围,以“新农人”之力助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突破。(文/刘洋)
- 聊诚评|乡村振兴,让希望的田野焕发新活力2025-04-10
- 聊诚评|按下“三键”助推乡村振兴“更新”升级2025-04-10
- 聊诚评|和美乡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2025-04-03
- 聊诚评|借消费东风,助齐鲁乡村焕新颜2025-04-01
- 聊诚评|文旅融合 科技创新 赋能乡村振兴2025-04-01
- 聊诚评|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共绘农业农村新画卷2025-03-25
- 聊诚评|打好乡村振兴“文化牌”2025-03-17
- 聊诚评|“植”此青绿绘蓝图,乡村振兴启新篇2025-03-12
- 聊诚评|奏响乡村振兴“春之乐章”2025-03-05
- 聊诚评|以县域富民产业“新动能” 赋能山东乡村振兴“新活力”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