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熊孩子“手机依赖症”解药在父母

2017-09-30 10:33:00 来源:四川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日前,杭州一14岁上初一的男孩儿,在睡前拿着手机玩五子棋,其母亲催了几次早点睡,见他没有反应,就将手机夺走并训斥了一顿。谁知一气之下,该男孩直接出门跳河。其母亲在河边痛哭:“我只是叫他早点睡觉啊,把手机拿过来,想不到他会这样……”据杭州余杭区星桥派出所称,公安、消防人员在河道里搜寻数小时未果,所幸,该男孩跳河后游到对岸,躲了几小时后回家。(9月29日《澎湃新闻》) 

  一个初一的孩子,因为母亲催睡夺走手机,竟然跳河,幸亏没有出事,但下次呢?难道孩子想要玩手机就玩手机,批评不得?手机本是工具,在现实中,却是许多人成为了手机的奴隶,甚至看得比生命还重。 熊孩子的“手机依赖症”如何治? 

  就在不久前,郑州一16岁的男孩因想玩儿其姐姐的手机遭到拒绝后,砸了家中的一些物品,就跑到了其租房处附近的七里河边跳河,等救援人员打捞孩子上岸,这名少年却已溺水身亡。玩手机玩出了人命,这又是谁的悲剧?现在的许多孩子已经手不离机。他们有的捧着手机上社交网络聊天,有的低头玩游戏看影片,有的则是浏览新闻看电子书。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少年遇到手机没电或者忘带手机的情况会感到焦虑不安。 

  孩子过度玩手机,后果很严重。有专家分析,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智能手机正将这一代青少年推向危机边缘,“青少年外出与朋友们面对面互动的时间大幅减少,他们不再参加聚会、逛街,而是只在网上联络。青少年在屏幕前的时间越多,越容易感到不开心、孤独、抑郁,自杀风险更高。”另据一项发表在《电脑与人类行为》期刊上的研究表明,严重依赖社交媒体的人出现焦虑症状的可能性,是几乎不碰社交平台的人的3.3倍,表现出抑郁症的可能性则为3.1倍。 

  熊孩子“手机依赖症”的根源在父母。一方面父母手机不离手,媒体多次刊登孩子求父母放下手机陪自己的“公开信”,虽然一些父母看了会感动,但时隔不久就忘记了,另一方面父母缺乏和孩子沟通。不善于引导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抽时间陪伴孩子等等。这些均会造成孩子的“手机依赖症”。 

  熊孩子“手机依赖症”的根源在父母,解药也在父母。一些父母平时不管教孩子用手机,而是等到相当严重了才去阻止,自然难以有效果。如何治 熊孩子“手机依赖症”?首先,要和孩子约法三章,限制孩子使用手机,而使用手机则限于上网查资料用于学习,而不是用来打游戏;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不可过度玩手机,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甚至不玩手机,也接受孩子的监督,这样效果会更好;再次,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带孩子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同时,培养孩子别的兴趣爱好,当孩子能够有自己的快乐活动和快乐时间,也就不会过多地依赖手机了。而孩子一旦有“手机依赖症”迹象,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而不只粗暴地对待,将孩子逼急了,可能会做出“过激行为”,给孩子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