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春节“时髦”起来,“恐年族”就少了

2014-01-19 14:09:00 来源:红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春节本是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然而如今越来越多人既盼望春节的到来,又害怕回家,既渴望团圆却又充满顾虑。来自亲朋好友的比收入、比婚姻、比成绩的无形压力,以及高额的“人情消费”都成为催生“恐年族”的重要原因。(1月17日新华网)

  作为一家团圆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国人放松心灵的港湾,是小憩之后再出发的加油站。如今,人们对春节的态度越来越复杂,既有物质方面的压力,例如收入工作、人情往来,又有精神方面的攀比,例如恋爱结婚、事业成败。仔细审视会发现,并非“恐年族”不适应春节,而是节日跟不上时代脚步。

  其一,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春节,让在陌生人社会工作生活的人无所适从。春节的团圆气氛,是物质条件的改善营造出来的,并互相倾诉一年的辛苦和收获。但这也意味着,在血缘关系的宗族里,个人的隐私将成为亲朋的谈资,个人的私域可能会遭好心越界。个人私域和公共领域界限的变化,回家过年的人觉得受到“侵犯”。

  其二,几百年来,春节从形式到内容几乎没有大的变化,人们已失去兴趣。春节吃饺子、放鞭炮、大拜年等环节,饺子已是日常饮食,鞭炮可能污染环境,磕头拜年属于陋习,这些习俗因为历史的惯性继续存在,却与现代人的行为方式相抵触。尤其是无论身在何处都必须往家里赶,大把的休息时间浪费在拥挤的路上,可如今随时随地能通过电话、网络“见面”。

  其三,包括春节在内的节日,特别强调秩序和仪式感,无法让人身心放松。如今高速运转的社会,人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春节七天假期堪称“奢侈”,大家希望得到家庭温暖和身心放松。可是,很多人得不到休息时间,反而比平时更紧张,因为整年的社交活动都集中在春节了。

  故此,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成为“恐年族”,我们应该改造春节,通过移风易俗的方式,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生命,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传承。

  首先,要用现代文明理念重新界定春节内涵,让其在家族团圆和个人私域之间保持平衡。其次,利用现代科技让春节时髦起来,例如用电子鞭炮、环保烟花等代替鞭炮,像台湾地区整合传统改造出的电音三太子一样,不但成为喜闻乐见的新习俗,更走向了海外。再次,像西方的狂欢节、圣诞节等节日学习,让春节成为身心放松的节假日,除了儿女返乡,还可以请父母到城里过年,甚至一家人集体旅游过节。

  “恐年族”说明传统和现代还有距离,需要通过移风易俗让春节时髦起来,让国人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过年,润滑巨变社会中无处安放的心灵。

  文/赵查理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