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常用药涨价,看清内在的门道

2018-12-28 15:47:00 来源:工人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北京市一些市民近期购药发现,药店里的一些药品、保健品涨价了。在西城区,不止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常用药迎来了调价。

  药品价格有其内在的价值规律,对此需要理性看待。

  首先,在消费者来看,药品自然越便宜越好,但是便宜可能会透支企业生产供应的能力与意愿,与其它商品一样,要么出现以劣充优在品质上打折扣,要么最终从生产领域被淘汰。比如,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唯一的生产厂家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停产,给临床医疗带来了很大影响。所以,不愿为药企正常的利润诉求买单,最终受害的可能还是患者。其次,药品生产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原材料价格、用工成本,乃至企业生产环节的环保治理的提档升级,都是构成成本的变量,成本上升自然会带来药价上涨。

  从这个角度说,常用药适度涨价是可以理解的。此外,从2015年开始,药品由政府定价变成市场定价,一些长期受定价机制束缚的低价药出现了“补偿性”增长。比较典型的是地高辛片,一种心脏病常用药,过去的价格为6.7元,一瓶100片,每天吃半片,患者每天的成本不到4分钱,后来价格涨了10倍,成本变成4角——虽然涨价了,但还在正常范围内。

  判断药品涨价是否合理,在于其是不是充分市场竞争的结果,大部分常见药特别是非处方药的市场竞争还是比较充分的。当然,竞争失灵的情况也有发生,比如,随着环保、生产认证等门槛的提高,一些药企面临关停、兼并的局面,药厂数量减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药品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下降,从而可能推动药品价格上涨。此外,原材料企业垄断出现抬头,也导致一些制剂的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进而影响药价。

  常见药涨价考验管理智慧。要鼓励制药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获利,促进健康发展,同时也不能完全放任,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两个极端。对常见药涨价,既要承认并保证其合理的利润空间,也应对生产和流通领域可能发生的垄断加强监管,清除非法的利益链条。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