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看病不易我们就该难吗
春节过后,在不少大医院黄牛党又猖獗起来,这让普通老百姓苦等一天也挂不上号,“看病难”再次触动了人们的敏感神经。有媒体报道称,“看病难”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普遍性,包括发达国家在内,国外看病也不容易。
年前,艺人李冰冰在国外看病难的经历,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据李冰冰的宣传人员讲:“在澳洲连续高烧16天,人已虚脱到无法行走,澳洲医生摊手表示无法确诊之后,14个小时不间断吃药喝水,九死一生强撑着连夜飞回北京,落地就快速上车直奔协和。”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终于有救了”。其实不仅看病难,在看病费用上,也不如想像中的便宜。对此,游泳运动员孙杨曾发微博称:“在澳洲看个病太狠了,化验个血常规就578澳元。”578澳元约合2829元人民币,让孙杨心疼不已,自然也让我们难堪其重。
有着接二连三的吐槽,大体能够说明,心同此心,忧同此忧。再加上媒体的报道,比如在法国,“过度服务”让人叫苦不迭;在美国,公立医院保基本,没有保险看病贵;在加拿大,公费医疗是不错,可排队等不起;在英国,医保财政负担重,羊毛出在羊身上……也说明了一点,在国外同样有着“看病难看病贵”。
有哲人曾经讲过,当我们讲历史时,讲他人教训时,常常不是要回到过去的时光,只是聊发牢骚,感慨古人和他人的不易;真正的初心,还是从中找出经验教训,试图悲剧不再上演,历史不再重复,让今人过得更好。当我们叙述国外同样存在“看病难看病贵”时,并不是“托体同山阿”,也不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而是希望从“它山之斑”出发,让我们不再经历同样的困惑。更何况,也有不少国家做得较好,足以成为我们的“它山之石”。
别以为这样的提醒,只是虚设议题,甚至是庸人自扰。在公共话题中,常常面临着“辩证的痛苦”。表现为当我们谈到一件事时,如果别人做得好,总是有人扯出“实情说”,讲不能脱离实际而拔高要求;如果别人做得不好,有人大发感慨,看看吧,别人也是如此,这是世界级难题,我们做不好是正常的。正如有识之士所说的,当辩证法走向这里时,其实已经成了狡辩,这不仅仅是无能的问题,而是沦为了无良。
一种问题的存在,其参照物,常常不是别人怎样,而是应该怎样。在医疗问题上就是如此。当我们讲当前医疗存在种种问题时,并不是来自“横向比”,而是来自“内向比”,表现为对照公众需求,当前医疗还做得远远不够。正如“看病难看病贵”,当我们讲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也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只能向上向善,不能比下比滥。换而言之,如果别人做得比我们好,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榜样;如果别人不尽如人意,应该启示我们做好,为别人提供榜样。
诚然,“看病难看病贵”是个世界级难题,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但有必要看到,其情形严重,还是有轻重缓急的;还要看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重视这个难题,并且尽一切努力在解决问题;更要看到,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亦步亦趋的过程,在有些方面,我们应该成为别人的示范,让别人向我们学习。
国外看病不易,不是我们难的理由。面对别人的不易,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借鉴经验,避免教训,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如果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自然更好。衷心希望,在不长的时间内,“看病难看病贵”能够成为过去时。 (乔杉)
- 为民解忧 办法总比困难多2019-07-22
- 为“孤岛村医”点赞,更须关注医疗资源下沉2019-01-04
- 带量采购是解决看病贵的长久举措2018-12-18
- "乱收费11元问责31人"绝非小题大做2018-11-21
- 缓解“看病难”从挂号开始2017-04-01
- 幸福感不高,GDP再高也难让人拍拍手2017-03-23
- 医生上班时怎么沉迷“斗地主”?2017-01-16
- 打好缓解儿童医疗问题的“预防针”2016-05-24
- “号贩子”顶风作案底气何来2016-01-28
- “老人看病优先”遇尴尬缘于立法考虑不周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