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岂是个人囊中物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日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陈爱林反映,有村委会干部把公章随身带在裤兜里,不给钱、不给烟,就不给你盖章,群众意见非常大。
大凡熟悉农村情况的,可能都知道或遇到过类似现象。有的村干部很少在办公室里办公,群众有事只好到家里来说。把公章揣在自己兜里,就为一些人的寻租弄权留下了空隙。一度“烟酒”还能顶一阵,现在却有干部不给钱不办事,不见兔子不撒鹰,极个别的甚至明码标价公开要。公章放到哪里,不只是个形式。个别村官无视村民权利,才敢如此随心所欲。往深了讲,是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造成了权力异化、小官大贪。
公章姓私不姓公,关键还在民主渠道不畅,依法监督不力。权力失去监督,公章也就容易沦为个人中饱私囊的橡皮图章。打“苍蝇”,也要从制度上想办法。不让权力失去约束危害群众权益,就必须唤醒群众依法监督的参与意识,筑牢基层民主的制度牢笼。(隋星)
责任编辑:鲁珊珊
- “一个公章管到底”是简政新举措2018-05-30
- 堵住人才“能力造假”后门2017-08-11
- 希望有更多的“一颗印章管审批”2017-03-01
- “村章乡管”还是该松手时就松手2017-02-16
- 韩虹婷:何时不用再为公章证明所困?2014-03-23
- 王勇:“盖章费”是“权力经济”下的蛋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