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挤电梯”不能全怪公众素质
7月14日早上,湖北襄阳樊城领秀中原写字楼,很多人赶着上班,有16名大人和2名小孩一起从一楼进入核载13人的1号电梯。工作人员喊了半天,没人肯下来。由于严重超载,电梯直接从1楼下坠到负一楼,18人全部被困。(7月15日《襄阳晚报》)
电梯超载时,靠近门口或最后上电梯的人要主动退出,这既是乘坐电梯的文明礼仪,也是对于彼此的安全保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更多的场景却是,众人蜂拥进入电梯,纷纷抢占有利地形,等到电梯超员报警时,个个环顾左右,谁也不愿意主动退出。如此“中国式挤电梯”固然是一种尴尬,但也不能全怪公众素质。
从心理学上讲,“18人挤电梯无人退出”属于“旁观者效应”。由于人数较多,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变得很弱。每个人都在期望别人承担责任,主动退出,结果反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这属于正常的社会心理学现象,不应给予过多的指责。
更重要的是,“中国式挤电梯”折射出我们对于电梯的配备和使用方面的不足。一方面,目前国家对于电梯的各项规定中,大多偏向于电梯安全等方面,而对于电梯的数量或者运行速度等方面则无硬性规定。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尽量减少电梯数量,或是改用价格更为低廉的小电梯、慢电梯,造成“小马拉大车”现象。当搭上一部电梯比挤上一趟公交车还难,那些幸运儿怎舍得轻易放弃?
同时,“中国式挤电梯”往往发生在写字楼。由于各公司上下班时间撞车,造成“空中塞车”的小高峰。电梯超员后主动退出,固然彰显了谦谦君子风范,但却要多等上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面临迟到扣奖金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哪里还顾得上绅士风度?
相比之下,国外很少发生挤电梯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英国,电梯配备的比例和大楼的承载人口数量有关,一般要求是能够在5分钟之内所有电梯共同启动可以承载大楼总人数的13%。在澳大利亚,在同一写字楼里不同的公司往往会自发采取错峰上下班甚至是错峰午餐的方法,有效缓解高峰期电梯拥挤的情况。
“中国式挤电梯”,不全是公众的错。同样,单纯地呼吁谦让,也不能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讲,对于写字楼等人员较密集的公共建筑,应明确规定电梯数量和承载效率,满足使用需求;同时,物业部门应协调业主公司,错开上下班时间,实施有效分流,避免集中出行。(张枫逸)
- “自动保护机制”不是电梯失灵的借口2020-01-06
- 小区电梯广告不能太任性2019-10-09
- 对准维保“痛点”,电梯险才能“叫座”2019-07-01
- 老小区装电梯应兼顾平衡不同利益2019-05-23
- 电梯广告应遵守公序良俗2019-05-20
- 张洪泉:乘电梯每次五十元,不合适2016-06-24
- 怎样和孩子谈论“电梯吃人”2015-08-02
- 怎样和孩子谈论“电梯吃人”2015-07-31
- “好人法”当让讹人者承担“难受之重”2015-07-30
- 电梯“吃”人谁之过20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