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规制大数据杀熟须监管跟进

2018-10-11 09:58:00 来源:法制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针对作家王小山对飞猪机票“大数据杀熟”的质疑,飞猪10月9日回应称,“飞猪敢于承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飞猪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飞猪是一个平台,不赚机票款,只赚取对入驻商家的管理费,因此这种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对飞猪来说是损人不利己的事,飞猪没有道理做(10月10日《北京青年报》)。

  应该说,“大数据杀熟”是今年以来屡被提及的新事物,主要指网络电商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有忠诚度和黏度的老顾客提供价格较高的商品和服务。如之前报道,有网友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不一样,有旅行App也存在“看人下菜碟”现象,对老顾客提供高定价商品。而只有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机制,方可遏制商家杀熟冲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不同消费者给出不同的定价并不罕见,只要价格公开、不属于垄断销售和强买强卖,就应尊重商家的自主经营权。但杀熟有违商业伦理,一般而言,商家对老顾客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符合商业伦理和经营理念,如会员等级越高,享受的优惠和便利越多。这样能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提高对商家的认可和信任度,进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敢于杀熟的商家显然透支了消费者信任,属于见利忘义。而且,还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人们通过网站、App选购商品时,自然认为商品的价格与其他消费者享受的一样,至少不会出现老顾客支付高价的情况。正是基于这种朴素认知,消费者才不会通过多个账号对比价格。即杀熟涉嫌对老顾客进行蒙蔽和欺诈,更涉嫌歧视老顾客。

  然而现实中,由于商家占据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且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故而很难认定杀熟行为。如商家掌握着所有用户的信息,可以根据技术手段对消费者“画像”并提供有差别的定价和服务,实施隐蔽而精准的杀熟,而不特定消费者则处于一盘散沙局面,除非每次购物时互通信息,详细对比,否则很难觉察到被杀熟。

  此外,商家为吸引新用户注册,一定时期内针对新用户提供优惠价格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很多商品的价格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尤其是机票、旅馆酒店的价格,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随客流、天气等原因进行调整。这样一来,除非在同一时间段内,有多个具有相同会员级别的消费者购买相同的商品或服务,否则,莫说普通消费者,即便监管部门也难以分辨何谓正常的价格变化,何谓杀熟。

  如前所述,大数据杀熟是商家对传统商业伦理和市场理念的垫付。如果听之任之,让消费者通过时时关注产品价格、通过不同账号对比价格来维护权益,互联网商业也就失去了便民属性,沦为强势商家宰割消费者的凶器。

  规制大数据杀熟,显然不能依靠消费者单打独斗,势必由监管部门出面干预,且有必要采取大数据技术反制大数据杀熟,通过大数据技术梳理商家的交易信息,筛查出可疑交易信息并严惩杀熟行为。这样才能建立诚信、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避免大数据成为商家牟利工具,消费者沦为先进技术的围猎对象。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