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山东:厚积薄发 医疗体系建设成效斐然​

2025-03-17 20:37:0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深知医疗体系建设对于保障民众健康的关键意义,积极投身于构建 “大卫生”“大健康” 格局,在医疗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

  山东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上持续深耕,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与前瞻性。成功创建 9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这不仅意味着山东在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更象征着山东能够汇聚全国顶尖医疗资源,为当地民众提供更优质、更前沿的医疗服务。以这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医疗水平提升,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一线城市相媲美的医疗技术,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异地就医的负担。设置 38 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犹如在省内医疗版图上精心布局的一颗颗明珠,它们在各自区域内发挥着引领作用,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技术交流与共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达 116个,仅2024年就新增 17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些重点专科成为山东医疗技术的 “先锋队”,在疑难病症诊治、医学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断提升山东医疗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莱西市的 “名院托管、县域托底” 医改模式堪称山东医疗体系建设中的一大创新典范。由青岛市市立医院代管莱西市医疗集团,这一举措打破了县域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困境。对当地 5 家公立医院、16 家乡镇卫生院及所有村卫生室实行全面统一管理,从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到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赋能。改革一年后,成效显著。县级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增长 19.11%,这意味着更多患者愿意选择在当地就医,对县级公立医院的信任度大幅提升。手术台次增长 29.70%,三四级手术台次增长 43.36%,表明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能够开展更多复杂、高难度的手术,让患者无需再长途跋涉前往大城市就医。乡镇卫生院门诊工作量增长 43%,则体现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增强,群众在 “家门口” 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这种医改模式充分发挥了名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激活了县域医疗的 “一池春水”,为其他地区的医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山东在医疗体系建设方面的这些成就,是对 “大卫生”“大健康” 格局的生动实践。通过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合理布局,以及创新医改模式的推行,山东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完善、高效、公平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广大民众切实享受到医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相信在未来,山东将继续在医疗体系建设上砥砺前行,为全国医疗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 “山东智慧” 与 “山东方案”,为守护民众健康铸就更加坚实的防线。(文/刘乾)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