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山东:积微成著,铺就绿色低碳通途

2025-02-27 17:14: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山东作为经济强省,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从企业的精细变革,到产业的协同共进,再到区域的全面转型,山东的绿色发展之路,正步步深入,释放出巨大能量。

  企业微观:点滴革新成就绿色跨越

  在工业领域,山东不少企业从细微之处着手,开启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以山东华泰纸业为例,过去,传统造纸工艺面临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难题。蒸煮、洗涤、漂白等环节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化学制浆过程还会产生大量含硫、含氯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沉重负担。企业管理层敏锐捕捉到绿色发展趋势,全面开启绿色变革。在制浆环节,引入先进的清洁制浆技术,以生物技术替代部分化学药剂,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搭建水循环利用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使吨纸耗水量大幅降低50%。在能源利用上,公司积极拥抱清洁能源,在厂区屋顶及周边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所发电量可满足部分生产用电需求,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碳排放。这些革新不仅让华泰纸业的环保效益显著提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产业中观:链式联动激发绿色效能

  企业的绿色转型逐渐汇聚成产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山东的太阳能产业为例,头部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在硅片生产环节,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出更高效的切割技术,提高硅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能耗。在组件封装环节,企业采用新型环保封装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位于德州的太阳能产业园区,通过建立共享的研发平台和检测中心,实现了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产业标准的统一。园区内还构建了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形成了绿色闭环产业链。这种产业链协同模式,不仅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绿色化水平,还吸引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和资本向太阳能产业集聚。

 区域宏观:政策引领塑造绿色风尚

  从产业层面上升到区域发展,山东在政策引导和绿色生活方式推广方面持续加力。在政策方面,政府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和激励政策。对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践行低碳发展的企业,给予研发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实行严格的监管和限期整改。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在城市中广泛建设共享单车停放点、电动汽车换电站,完善绿色出行网络。在绿色生活方式推广上,山东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媒体引导等多种方式,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在济南的众多社区,定期举办绿色生活主题活动,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越来越多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绿色环保产品,积极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这种从政策到生活的全方位推进,让绿色低碳成为山东区域发展的显著标识。

  山东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从企业的细微变革起步,逐步拓展到产业的协同创新,最终融入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展望未来,山东将继续秉持积微成著的理念,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国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山东智慧与山东方案。(文/王芳)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