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乡村建设要下好人才“先手棋”

2023-03-16 16:37:4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两千多年前,韩非子用精辟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基层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同样,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才华的各类人才续写好“春天故事”。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全方位培育引用好乡村人才,充分激发乡村人才活力。

  筑巢引凤,搭建真心爱才的“梧桐树”。“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国家建设需要人才,乡村振兴是关键。实践证明,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乡村建设要立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编制地方人才发展计划,发挥政策“指挥棒”功能,加大聚才引智力度,实施“制度引才”“机制引才”“情感引才”,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反哺乡村,发挥“头雁”作用,真正实现“缺什么引什么”“引得来用得上”,努力让人才与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因才施策,厚植悉心育才的“营养土”。“褒贤贵德,乐育人才”,要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广泛性和基础性,对人才的培育要立足当前,还要着眼长远。一方面要立足产业、岗位要求,通过构建“一流高校+美丽乡村”“专家智库+乡土讲师”“教育学院+乡村讲堂”等培育模式全方位育才,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壮实三农工作队伍。另一方面,要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因人而异”设置培育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各类人才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不断激活育才的“源头活水”。

  玉尺量才,绘好精心用才的“百骏图”。用好人才是当下人才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在基层中需要打拼和磨炼,因此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党建+”形式实现乡村人才组织化管理,搭建村落、城乡人才交流平台,增强乡村人才凝聚力。同时,对进入基层工作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适应不良,甚至导致“临阵脱逃”的现象出现。要循序渐进开展工作,一方面落实“老带新”这样的培养模式,让新任青年人才逐步适应工作节奏与各项事务流程;另一方面,要多带年轻人进入基层摸透当地民情,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以及地理方言,让基层干部稳步成长,避免揠苗助长。

  济济多士,大业乃成。人才蔚起,复兴可期。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唯有下好人才“先手棋”,抢占人才“制高点”,才能实现“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良性循环,才能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可靠的人才支撑。(文/卢璐)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