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画准政绩考核的“四维标尺”

2021-05-11 20:5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中组部举办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研讨班,深入研究如何突出考核重点、方式方法、结果确定和运用、组织实施等,以增强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的导向性、精准性、实效性和统筹性。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考核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既然是考核,就当厘清“考什么”“怎么考”,如何按照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考量政绩。此次研讨班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干部综合考核绩效与“潜在”政绩挂钩,从而激励干部树立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的“高”和“质”上下功夫,以考核新机制不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考核重点”突出,让导向更“明确”。政绩考核不能漫无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此次研讨班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为考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干部考核必须坚持党中央部署什么、强调什么,就重点考核什么。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高质量发展”是一条管总的要求,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以发展质量和内涵而非发展数量和速度为考核的出发点和核心依据,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纳入进来,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切实增强政绩考核与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引导广大干部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干事创业的目标和归宿,推动各项工作向中心聚焦、朝大局聚力。

  “方式方法”细化,让考核更“精准”。考核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高质量的政绩考核更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让“一顶帽子大家戴”、吃“大锅饭”现象发生。要对应新发展理念五大要求,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发展不平衡因素,既设“公共项”,又设“加分项”,既重视当前“实绩”,也考虑长远“潜绩”,持续推动干部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化为生动的“新发展实践”。考核模式上,要从“单边桥”到“立交桥”,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知事察人机制,变“切片扫描”为“立体扫描”,让干部考核工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证干部政绩不会“多一分”,也不会“降一厘”,从而量实量准干部“真绩”。

  “结果运用”到位,让政绩更“实效”。干部考核,考是基础,用是关键。要以工作实绩论英雄、不以论资排辈讲先后,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激励先进、淘汰落后的“指挥棒”功能,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广大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好干部,要大张旗鼓表扬、优先选拔重用;对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的干部,要“刮骨疗毒”“开刀问诊”,视情况“打板子”“挪位子”“摘帽子”,从而激发干部政绩考核的“生命力”,激励广大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重活、打硬仗。

  “组织实施”有序,让流程更“规范”。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必须把政治标准贯穿始终。组织部门要切实增强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责任感使命感,在吃透中央精神、学习实践经验、明确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考纲、全面考察政绩,并认真执行动议、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讨论决定、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让“显规则”破除“潜规则”,从而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质量,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文/黄绍增)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