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科技助力让秸秆不再是困扰

2020-11-20 13:3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每年大小春来临之际,便是“秸秆禁烧之战”打响之时。这项工作周而复始,秸秆问题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关乎着安全、环保等大问题,能不能将“秸秆”处置好不仅仅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更考验着干部的能力。以往很多地方为了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不断将责任下沉安排人员24小时蹲防巡查或者下达“禁烧令”用罚款、拘留、判刑等强硬手段。然而,为了完成一项任务用强制手段落实,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反而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目的和初衷背道而驰。

  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处置”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秸秆焚烧对土壤的破坏而造成的耕地质量下降;以及秸秆焚烧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和秸秆焚烧导致的火灾等,以青山绿水让我们的农村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以青山绿水护佑百姓健康幸福地生活。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这不仅是我们实践“青山绿水”的理念,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但“禁烧令”、罚款、判刑等层出不穷的“作为”看似为了完成好这一工作,却背离了民心。“干”是命令,是责任,但怎么干,干得怎么样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因此,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从“为民入手”,多想一点、多走一步,让秸秆带上为民的温情和环保的初衷。
  从百姓的角度看问题,多想想“秸秆”怎么能够为群众带来实效。农耕时代,秸秆对农民来说,是宝贵的生产生活资源,也做到了物尽其用。但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秸秆失去用武之地,从资源变身“垃圾”,付之一炬是最便捷的处理方式。然而,有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贡献率”约4%;在特定时段,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生成雾霾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决焚烧带来的污染就要立足群众利益找到秸秆的“价值”,例如广东雷州市白沙镇通过整合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土肥推广部门、科研单位等单位的资金、设备以及技术资源,以“产学研”为合作模式,以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等为综合利用目标,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扶贫,不仅解决了秸秆“去”哪里的难题,还让其变废为宝为群众带来可持续利用价值和收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欢迎。
  从百姓的立场想办法,多找找“秸秆”处置群众能够接受的途径。为了践行好青山绿水的生态发展理念,各地都出台了“禁烧令”,但效果还不够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收割、运输、回收利用秸秆的经济成本较高,农民难以承担,因此宁可废弃或焚烧。要给秸秆找个好“出路”,就需要从群众立场去想问题,找到低成本且易操作可行的方式,让农民愿意主动去回收利用秸秆。在农耕时代物资匮乏,秸秆是农民眼中的“宝”所以他们不会舍得丢弃或“焚烧”,将这一思维贯彻始终就是要抓住群众的立场,只有将秸秆再由“废”变为“宝”,才能够真正调动起农民回收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从源头上解决焚烧秸秆的难题。而运用科技赋能助力秸秆综合利用无疑是最经济、最实惠、最便捷、最生态的办法。
  保护生态践行“青山绿水”的理念始终和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相结合相一致,无论何时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立足群众、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找办法才能够书写出群众满意的答卷。秸秆综合利用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要做好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开拓进取,充分借助科技手段让“小秸秆”产生“大效益”,这才是我们不断努力和奋进的目标。(文/布衣)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