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发挥好“吹哨人”社会监督作用

2020-01-10 08: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李春阳 

  由薛晓路执导,雷佳音、汤唯主演的悬疑犯罪电影《吹哨人》前正在全国热映。“吹哨人”一词源于英国,警察在发现罪案时吹哨以引起注意而吹哨人制度则起源于19世纪美国食药安全领域在西方社会,诸如上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2013年的斯诺登“棱镜门”事件,“吹哨人”都发挥了揭露真相、检举犯罪作用。2019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吹哨人”制度。这是国务院层面首次对建立“吹哨人”制度作出部署。 

  发挥社会“吹哨人”优势,放权于民我国也鼓励群众举报、检举违法犯罪行为,但这更多是在道德层面,“让违法犯罪分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是政府“群众路线”的体现。而发挥“吹哨人”社会监督优势则是“放权于民”,政府与民众合作执法、共享执法权的制度化执法方式。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仅仅依靠党内监督还不够,必须强化并运用好社会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问题是时代声音,人心是最大政治。人民群众应当肩负起社会哨兵的使命,直面身边存在问题,加强对违纪违法行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敢于揭露不道德行为风气,激浊扬清、针砭时弊。 

  呼唤诚信回归,倒逼监管执法公开。群众意见是最好的尺子各级组织和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接受社会监督要做到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正确对待、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不愿接受监督,甚至千方百计回避监督、抵触监督。要继续推动政务公开,增强执法工作透明度。凡作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对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要更加公开透明。要扩大政务信息的普及面,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务公开真正成为增进群众了解公权力行使的好形式,让社会监督有的放矢。 

  讲究方式方法,做好制度保障。做好“吹哨人”要树立大局观,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防止恶意诬告屡禁不止、重赏之下举报被滥用问题。另外,既然鼓励实名举报,就必须规避“吹哨人”事中事后信息泄露的可能既然希望“吹哨人”协助调查,就要在调查过程中保证其人身安全。这就需要有一个完整配套的制度保障,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细化有关制度安排,逐步形成较完备的制度保障使“吹哨人”真正发挥作用,进而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市场自律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打造法制化与自律充分结合的社会环境。 

  要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及时检查处理问题,及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反映意见的群众,力争达到“一号响应”。正视“吹哨人”制度,当配套制度逐步完备,社会监督整体氛围形成,“吹哨人”放下“告密”的心理包袱,认识到“吹哨”不仅是对公众负责,更推动着社会本身良性发展,从而使“吹哨人”真正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维护力量。 

   

  

 

 

责任编辑:张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