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派出所成网红 背后是民众对奇葩证明的厌恶

2017-02-05 14:1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张涛

  湖北恩施鹤峰县容美派出所因为一份“证明”成了“网红”,因为派出所拒绝开出一份证明人民币不是人为故意损坏的证明。并且进行了一场普法,让民众知道,无偿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是银行的应有之义。并且,再次重提了国家三令五申的少开奇葩证明,希望银行能够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

  派出所开出的这一份“证明”,一下便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其实,这份证明并不仅仅具有“网红”气质,更是说到了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一份根本难以证明是否属于故意损坏的人民币,派出所自然有权选择拒绝。并且,这些奇葩证明,即使是派出所,也根本没法断定。但是,即使明知道难以证明,银行又为何如此热衷的要求出示“奇葩证明”呢?

  其实,出示“奇葩证明”的背后,必然是银行方面的不想担责。有很多证明,完全可以免除掉,银行一方面通过要求这种奇葩证明来避免自己可能要负责的一些责任,又可以通过这些所谓的奇葩证明来寻找一份“存在感”。国家三令五申的减少“奇葩证明”,依旧有些单位不愿意为老百姓“减负”。其实,就是自身服务意识出现了问题,能够减少可能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地方,就竭尽全力的去躲避。又因为老百姓办事只能依靠这些部门,所以才能如此有恃无恐。

  国家三令五申,要减少“奇葩证明”。但是,某些规定却迟迟难以落到实处,很多地方都会选择性的软抵抗。因为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开证明的方式,来规避自己的责任。对于一些规定,能够抵抗的就抵抗,能够拖延的就拖延,已经成为了一些部门的惯用伎俩。

  就事论事来说,在国家要求减少“奇葩证明”的语境之下,“奇葩证明”的生存土壤已经越来越少,老百姓办事也越来越方便。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奇葩证明”都没有了。还有许多地方习惯性的软抵抗,因为他们并不担心因为这些奇葩证明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要想杜绝奇葩证明生存的土壤,除了出台必要的规定之外,还需要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对于某些软抵抗的部门进行严惩。同时,还应该让老百姓有说话的权力,让他们对部门的评分有打分的权力,让那些要求开具奇葩证明,让老百姓经常跑腿的部门得到差评,才能防止奇葩证明死灰复燃。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