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奇葩证明”背后的“无形之手”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张博
“夫妻申请补办结婚证需提供双方关系证明、90岁以上老人申请高龄补贴需提供健在证明……”今后,这些“奇葩”证明将在北京绝迹。记者从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获悉:为规范政府管理行为,74项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将被取消调整,群众将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人民日报 11月16日)
开一个证明需要跑三五个部门,花费至少一周的时间,要托好多个亲戚熟人。人们对这种办证情景并不稀奇,甚至习以为常。面对踢皮球式的办证效率,群众叫苦不迭,却又无处诉说,因为“规定”就是这样的,必须要按照“规定”办事。“规定”制定的初衷是使社会更加有序,配合和完善法律法规,但是现在的“规定”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范畴,给人们平添的是麻烦,
仔细想想,“奇葩证明”之所以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各项规定的繁琐,有时甚至是人为设定的障碍,越是基层的部门“奇葩证明”出现的越加频繁,部分基层干部恰恰就是在享受这种开具证明背后带来的“好处”。“无形之手”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规则制定不以群众的便利为标准,而是一味的寻求按规矩办事,使群众在这种遵循规定与无处解决的夹缝中难以“生存”,便给了某些干部的手有盲目深入的可乘之机。
基层干部的手应该深入百姓的家中体恤民情,也应深入田间地头检验稻谷的丰收,更应深入工作的中心解决民忧。而不是将“无形之手”深入政策的空子中,为自己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奇葩证明”的绝迹将使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时代终结,也将使“无形之手”能深入的范围越来越窄。但是若想从根本上简化证明的开具,需要制度的制定者走进基层,从基层听取意见,不应总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制定决策;也需要制度的执行者多为百姓着想,自己能办的事绝不让百姓多跑一次腿;更需要百姓拥有维权意识,面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证明,要学会说不;最后对于私自给百姓设置障碍,乱要证明的部门和人员,应予以重视和处罚。只有集齐多方力量,共同监督和决策才能让“奇葩证明”消失于无形,才能让“无形之手”变为可以遏制的有形。
- “无证明城市”,值得认认真真做好2021-02-22
- 对自然卷发质少带“有色眼镜”2019-08-27
- 派出所成网红 背后是民众对奇葩证明的厌恶2017-02-05
- 根除“奇葩证明”先治“担当病”2016-04-18
- “奇葩证明”消失需谨防“权力太极”2015-12-30
- 别再让“奇葩证明”伤了群众的心2015-12-30
- 整治“奇葩证明”切勿治标不治本2015-12-29
- “奇葩证明”为何难以“连根拔起”?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