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孝敬老人不能靠“奖孝金”

2016-12-06 14:1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黄志宏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12.5 扬子晚报) 

  该家护理院推出“奖孝金”管理制度,值得我们赞同,赞同的背后是我们呼吁子女关爱老人无奈的心声。实施“奖孝金”制度,传递的本意是孝顺父母,加大对老年人精神护理的力度,倡导子女常来探望。但如果唤起道德自觉,如今只能单靠“奖孝金”的给予,我不知道几个月不来,听到“奖金”又频繁回来探望老人的子女,内心是疚愧还是从未疚愧过?为钱还是真的为孝顺? 

  孝顺父母是作为子女的基本义务,往大方面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说“卧冰求鲤”、“扇枕温衾”这样的典故在现代发生不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育”的常识我们没亲眼见过,但至少这样孝道的特例身为子女不该忘记,努力恢复和保存记忆本身就具有道德意义,不该让它湮没。让孝道成为一种制度,拷问的是女子的良心,如果非要公开透明“奖孝金”才能晒出差距和不足,我不知道靠制度支撑的良心还能走多久。 

  这些年来,从“跪行捐助”到“空巢老人”,不同困难个体困境的改善,往往是因媒体关注才变得幸运。“媒体报道—领导重视—社会行动—问题解决”,这样的模式固然有效,毕竟充满偶然。该院院长介绍目前社会正步入老龄化,制度还需继续创新,考虑为老人多做一些事时,我们该对护理院“奖孝金”的实施充满礼赞的同时,同样要自我评价:这个奖实际就是面镜子,“成人礼”拆开了现实,给了一记棒喝,未尽孝道不能只“罚酒三杯”,我们该自省! 

  有人会说,子女不回家,有很多原因。比如: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太大,这些显然都不是不回家的借口,工作太忙,领导不批假只是休假难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恐怕是有些人怕影响收入,有些人不探望,主要原因是心中根本没有父母。”奖孝金”制度实施前后的对比,子女探望老人次数暴增,说明子女不尽精神赡养的义务是相当严重,以奖励制度维持的亲情也是非常脆弱、无法持久的。 

  的确,有些子女觉得护理院的服务更为专业,对老人的照顾会更好,这些我们无从反驳。但是,为人父母都该知道,老人颐养天年,精神的慰藉,是护理人员不能给予的。人到晚年图个啥?不就希望儿女在家尽孝,陪着说话吗?你帮父母洗个脚,搀扶他们出去走走,做些简单的琐事,老人心情也会很好。 

  孝道,仅有制度支撑远远不够,得了“奖孝金”,你又失去了什么?为人子女切莫走歪了路,老人能否安享晚年,叩问的是为人子女的良心,填补温暖关怀不该单靠“奖孝心”的利益使然,不然,岂不是连禽兽也不如?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