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怒剑不平,岂容造谣分子再嚣张

2015-08-31 14:4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寒风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针对近期少数网民围绕股市波动、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国家重要活动,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大肆编造传播谣言的情况,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截至目前,依法查处编造传播谣言的违法犯罪人员197人,责成相关网站关停网络账号165个。(据 8月31日 人民网)

  网络谣言就如毒品,对个人和社会有着严重的危害性。个人一旦吸毒上瘾,就会被毒品麻醉神经中枢,破坏生理机能,进而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是破坏家庭、影响社会生产、扰乱社会治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加剧诱发各种社会违法犯罪活动,给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带来巨大威胁。依法查处并严惩造谣传谣者,既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网民的热切期盼。

  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制止谣言,防控网络谣言,让“网络谣言”失去生存“土壤”,必须综合治理。

  首先,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当主流文化比较占据优势的时候,谣言就会自生自灭;当主流文化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时,谣言就会泛滥。加强主流文化建设,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信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官员说实话,说真话。时间长了,造谣者没有市场,谣言也就没人相信。其次,提高政府公信力。一旦被谣言“击中”时,政府能第一要务是提供及时、权威、准确的辟谣信息。使真相超越谣言传播速度,不给造谣好事者任何“生存发展”的空间,直接让谣言“见光死”。第三,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现在我国相关网络法律稍有些滞后性,让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为所欲为逍遥法外。所以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规范,非常必要,非常紧迫。最后,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机制,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对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传播者的处理及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营造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其中也包括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无论从普通网民利益出发,还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角度考虑,坚决铲除网络谣言这颗毒瘤的决心不可动摇。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