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官员“吃喝打白条”实为权力任性

2015-05-21 10:2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柳远山

  邰宏福是泗县瓦坊乡人,他和妻子在瓦坊乡街上开了一家餐馆,这家餐馆成为瓦坊乡陡张村委会的“定点饭店”,可是几年来,村委会在这里吃饭消费的3万多元,全打的白条。(5月18日 中新网)

  近年来,官员吃喝“打白条”屡见报端。比如,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政府在当地一家餐馆三年欠下70万元白条,以致餐馆老板不得不在店外挂横幅讨账;盐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所属江苏射阳港船闸管理所,在当地一家酒店连吃带拿共消费了27万多元,却一分钱没给;河南邓州一街道办86万“白条”吃垮一家餐馆,事情被媒体曝光后,街道办给了20万,其余欠款计划3年内分期还完……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款吃喝现象严重。不少乡镇干部抱怨:上级来检查要吃、同级来调研要吃、开会要吃、办活动更要吃,一周七天,几乎每天都要陪同吃喝,有时一顿饭还要赶两三个场子。然而,随着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力度加强,公款大吃大喝歪风得到有效遏制,一些主营公务接待的餐饮企业生意下滑,甚至面临倒闭。于是,餐馆和政府原本“默契”的关系被打破,讨要政府吃喝白条的事件接连出现。

  其实,多地被曝公款吃喝“打白条”,其实质就是权力“打白条”。要杜绝“官嘴”欠账,必须编织制度的笼子。诚如专家所言,由于多年前基层政府和组织管理相对混乱,基层干部乱吃乱喝、骗吃骗喝的现象并不少见,导致吃喝白条积重难“消”。而要化解这些白条,根治白条现象,需要更多治本之策。

  首先,在摸清底数的同时,也应不局限于“还清了事”。对于假公之名的个人消费,理应由当事人自己买单;对于公务接待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必须严肃追究责任,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以儆效尤,绝不能让处分也“打白条”。

  其次,对于这类公款吃喝“打白条”事件,推动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构建更为合理的财政预算机制,迫在眉睫。如果每笔公款消费都能曝光于纳税人面前,如果财务预算及报销制度能在严苛的监督机制下运行,官员就不敢在白条上上演“签字秀”。

  再有,解决“吃喝打白条”还需要系统性的制度建设,需要从预算、审计和问责等多个方面入手。不过最根本的还在于,要让“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对于“吃喝打白条”的行为,目前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约束,导致这一顽疾始终无法得到解决。因此,亟需强力建构不能吃、不敢吃的机制,管住公职人员的“权力之嘴”。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