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对“烫脚烟头”莫要视而不见

2023-03-24 18:57:0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前面扔的烟头烫了后面人的脚,踩住了不敢动、疼了不敢说,两难。”这是电视剧《县委大院》中光明县新任县长梅晓歌谈及光明县前任县长蒋新民以及全县的艰难境况时的形象比喻。(3月22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烫脚烟头”在剧中指的是前任留下的“旧账”“烂摊子”。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烫脚烟头”似乎也不少,上届政府及其领导依法依规签订的合同、作出的承诺、欠下的债务等,都有可能是“烫脚烟头”,让一部分“新官”躲得远远的,生怕惹祸上身。

  对“烫脚烟头”或视而不见,或躲得远远的,其原因异常复杂,这当中,既有官员自身的原因,比如法律意识淡薄、契约观念欠缺,全然不顾违约、毁约带来的法律责任和失信后果。又如一些官员政绩观错位,只想着创造自己的政绩,于是对前任官员的各项规划和工作全盘推翻,重画蓝图;也有客观的原因,比如一些“烫脚烟头”存在的时间很久,牵涉很多利益关系,加上政策的变动,敏感而复杂,搞不好就容易“踩雷”,还会背锅得罪人。这让一部分官员产生惹不起躲得起思想,对“烫脚烟头”视而不见、避而远之。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如果大家都明哲保身,对前面扔的“烟头”视而不见,意味着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存在,长期得不到解决,这既可能让“小烟头”变为“大烟头”,让问题成为大问题,给老百姓的生活生产带来困扰,影响他们的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对政府招商引资、对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等带来负面影响。

  掐灭“烫脚烟头”也是政绩,对“烫脚烟头”莫要视而不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事实证明,政府守信意识愈强,示范作用就愈强,更能吸引投资和人才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反之亦然。无论前任扔下的“烟头”再大,只要是合规合法的,“新官”们就要敢于担当,奔着“烟头”去,迎着困难上,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保持耐心、恒心,前后衔接,一以贯之,掐灭前任扔下的一个个“烫脚烟头”,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文/江文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烟头视而不见官员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