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把握新机遇,构建新聊城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这座因运河兴衰于历史中沉浮的千年古城,将在年末伴随济郑高铁的通车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曾经的聊城,“舟楫如云,帆樯蔽日”。兴盛的漕运为其带来了四百年的繁荣。然而,运河漕运的没落使得聊城“交通枢纽”的地位一落千丈,经济发展也因此受挫。于历史繁荣时独占鳌头的它,曾一度面临经济低迷,发展不顺的挑战。
虽说时代大势不可阻挡,生活在聊城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可不甘做历史汪洋中的浮萍。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通车打破了聊城发展的交通“瓶颈”,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聊城也乘势而上,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砥砺前行、艰苦奋斗,谱写了27年发展篇章。
如今的聊城,承接南北,联通东西,地处战略发展中枢位置,而且正加速建设以高铁、高速、机场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随着济郑高铁、雄商高铁的陆续通车,聊城将连接东西南北四大经济区、直通粤港澳,迎来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
机遇与挑战相伴相生。聊城被打开了“任督二脉”,也要直面“江湖”中的种种挑战。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产业升级的竞争压力虽然存在,但其影响是双向的。今后,聊城将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周围经济体形成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合作关系。聊城本身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重要的优质农副产品的生产、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同时能够积极承接京雄郑济青产业与功能转移,为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足够的竞争力与基本保障。
鲁西崛起,时已至,势必成。27年前,聊城曾因抓住京九铁路的机遇,有了《天下不敢小聊城》的雄文;如今,聊城将继续做好“借路文章”,在“高铁时代”砥砺奋进,谱写好聊城发展的时代华章。(文/魏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