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传承筑梦未来,青春自添薪火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生面装篓,入沸水快速汆烫,捞出过一下凉水,加上“运刀”成丝的十种菜样、八种调料,再淋上稠而不泄的芝麻酱,一碗“百味”什香面在临清这座北方小城每家每户的饭桌上辗转流连,见证着美好,传承着历史,也为传承和弘扬临清饮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好看又好玩,还可以好吃。而今,站在新时代起点,作为传承文化的新生代力量,年轻一代更要热爱传统文化、创新弘扬传统文化,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何以不朽,当以青春之姿护佑文化传承。从惊艳国际交响乐舞台的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刘雯雯,到以《只此青绿》火遍全网的舞蹈演员孟庆旸,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上大展风采,包括日前举行的第十九届文博会上,一个又一个90后、00后年轻人在以自己独特视角“复活”着传统文化,大胆注入新潮、创新、科技元素,让时尚碰撞非遗、让科技重塑文化、让设计赋能传统,创造出新时代的新文化,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轻一代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更应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奋发有为,在实践中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青春的动能和活力,在传承中与中华文化相遇,在创造中与历史深切共鸣,焕发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何以流传,当以数字智慧赋能文化传承。古人云:“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文明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而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赋能加速,数字与文化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互联网+”将非遗文化转换成数字文化IP,搭载互联网快车道,传承着传统手艺与文化,将枯燥乏味的古物活化成既有传统又有创新的非遗“艺术品”,将美好的传统故事再次出现在现代人眼中,让古今文化在先贤和今人中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往来”。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广大青年更要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结合5G、虚拟现实等技术,熟悉数字化媒介,成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力军”,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芒,借助云平台写好“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的答案,让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呈现活起来、火起来的生生不息盛景。
文脉绵延不绝,文化铸其根魂。一梦千年,何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铺就今天的成功道路,走向复兴的民族,需要年轻一代守住文化根魂;砥砺奋进的征程,需要青年学子淬炼精神力量。仰望历史星辰大海,脚踏中华万里土地,广大青年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汲取继往开来的澎湃力量,在心里、在手中、在脚下传承好优秀中华文化,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文/焦兰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