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齐鲁文旅融合:让千年风雅与山海豪情撞个满怀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清晨的趵突泉边,“水涌若轮”的奇观里,藏着济南半部城史;暮色中的聊斋城,光影织就的狐仙魅影,与游客的惊呼声交织——这,就是当下齐鲁大地的日常:文化的根脉在山水间舒展,旅游的活力在诗画中奔涌,“诗和远方”不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交响。
当古老文脉踮起脚尖,与现代游客击掌
济南的泉水从地下奔涌而出,不仅滋养了一城百姓,更流淌成独特的文旅密码。你可以在超然楼前的“玻璃房子”里,接过漆扇,与身着汉服的姑娘对一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也能乘一叶画舫夜游护城河,看岸边灯光与泉水相映,听船娘讲一段“李清照醉卧藕花深处”的典故。这里的泉水从不只是风景,而是能触摸、能对话、能融入日常的文化使者,让“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的IP有了温度与质感。
淄博的聊斋城则玩出了新花样。《聊斋:兰若寺》电影里的聂小倩刚在银幕上转身,景区里的裸眼3D就将“兰若寺”搬进了现实:烟雾缭绕中,“小倩”的衣袂似随风动,“宁采臣”的书卷仿佛带着墨香,游客举着手机追逐光影的模样,恰似与百年前的蒲松龄隔空对谈。那些曾躺在古籍里的志怪故事,就这样在声光电的魔法中“活”了过来,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东方奇幻美学”。
当“文旅+”撕开边界,万物皆可成风景
刀郎的演唱会灯光熄灭时,临沂的文旅好戏才刚刚开场。持票根免费登龟蒙顶看日出,去云蒙湖听风吟,12万歌迷带来的不仅是3.2亿元的直接消费,更让“沂蒙山小调”成了行走的旅游名片——有人听完歌直奔孟良崮,在红色故事里触摸历史;有人钻进沂蒙老区的农家乐,让煎饼卷大葱的香气填满行程。一场演唱会激活一座城,靠的正是“音乐+文旅”的化学反应。
烟台的“寻仙6号”鸣笛启航时,3500公里海岸线突然有了新的叙事。砣矶岛的海菜包子香飘进船舱,北隍城岛的灯塔在暮色中闪烁,游客站在甲板上看浪花翻涌,仿佛触摸到了“海上仙山”的脉搏。这是串联山海的文旅融合,让千年文脉与山海胜景共舞。
当科技与金融搭台,让每段旅程都顺心顺意
登泰山的游客现在有了新体验:扫码进入“泰山旅游平台”,不仅能订门票、找导游,还能预约“登山助力机器人”——这个带着小轱辘的“贴心管家”,能帮你驮行李、测心率,累了还能递上一瓶山泉水。科技的注入,让“会当凌绝顶”的豪情里少了些疲惫,多了份从容。
金融的活水也在悄悄滋润着文旅土壤。“百亿惠千企”的政策,让乐陵影视城能安心还原“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让乡村民宿请来设计师改造老院子,让非遗工坊研发新文创,近3000亿元文旅贷款,4.7万户受益的市场主体,撑起了2025年上半年4972.8亿元的旅游收入。
从曲阜孔庙的晨钟到青岛啤酒节的欢歌,从台儿庄古城的灯火到黄河入海口的红毯,山东的文旅融合让文化的魂、旅游的体、科技的翼、金融的血,共同熔铸成有温度、有活力、有后劲的生命体。当文化与旅游真正“双向奔赴”,“诗和远方”就会在寻常日子里,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文/王鹏)
- 聊诚评|音符为媒,山水为幕:山东“音乐+文旅”的夏日破圈记2025-08-05
- 聊诚评|激活“五一”文旅消费新动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5-04-30
- 聊诚评|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山东以创新之笔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2025-04-28
- 聊诚评|以高质量发展之笔,绘就山东文旅新画卷2025-04-25
- 聊诚评|山东文旅政策发力,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2025-04-25
- 聊诚评|畅游齐鲁,尽享惠民之旅2025-01-23
- 聊诚评|春节文旅来聊城,福利“满满”好惠民2025-01-23
- 聊诚评|饱蘸“好客”浓墨,写就“山东”文旅的“国色芳华”2025-01-15
- 聊诚评|文旅产业新篇章:融合、创新与活力共进2024-12-18
- 聊诚评|融合发力 打造文旅新业态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