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激活“五一”文旅消费新动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04-30 16:50:5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五一”假期临近,全国文旅市场已进入“预热模式”。从沈阳故宫的“百花齐放”冰淇淋到乌鲁木齐天山明月城的武侠花灯,从海河游船的相声体验到长江不夜城的国潮演艺,各地文旅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3%,县域酒店预订量增长逾三成,跨境游订单激增173%。这一系列数据不仅折射出文旅消费的强劲活力,更呼唤各地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统筹服务保障,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向“留量”升级。

 破解供需矛盾,构建“畅行无忧”的交通网络。“五一”假期日均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亿人次,铁路、民航运力面临严峻考验。面对“秒光”车票与“人从众”的出行压力,需以智慧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铁路部门通过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将热门线路车次向中小城市倾斜,缓解“抢票难”问题;民航部门则通过新增177个国际抵达城市、加密热门航线频次,满足跨境游需求。同时,推广“高铁+景区直通车”“景区接驳巴士”等联运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堵点,让游客“进得来、出得畅”。  

 深耕服务品质,锻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文旅消费升级的本质是“从看风景到品文化”的转变。沈阳故宫将玉兰花元素融入文创设计,推出“金玉满堂冰箱贴”等爆款产品,实现“文化变现”;安徽黄山打造“低空游+非遗市集”组合,让游客在云端俯瞰奇峰、在地头体验徽墨制作。我们要以“文化赋能场景、科技重塑体验”为路径,开发更多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强化系统思维,织密“安全有序”的保障网络。面对超大规模客流,需构建“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保障体系。文旅部门应联合公安、交通、市监等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应急演练,确保景区承载力与客流增长同步;市场监管部门需严查“天价餐饮”“捆绑消费”等乱象,维护市场秩序。值得借鉴的是,乌鲁木齐天山明月城通过“武侠主题夜游+智慧导览系统”,实现客流错峰与安全管控双赢;沈阳植物园运用“花卉艺术展+乡土市集”模式,单日花卉销售额增长40%。这些实践表明,精细化治理与创新化运营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双翼。  

 延伸消费链条,培育“四季常青”的产业生态。文旅消费不应止步于“五一效应”。各地需以假期为支点,撬动全年文旅经济。北京推出“京彩五一·乐享好时光”系列活动,串联非遗展览、冰雪运动等四季主题;黑龙江打造“春日好景巡游”精品线路,将赏花游与冬季冰雪游形成联动。同时,应注重“文旅+科技”“文旅+康养”等跨界融合,开发夜间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增长点。如成都推出“火锅美食+川剧变脸”夜间文旅综合体,哈尔滨打造“冰雪大世界+温泉疗养”四季度假产品,均实现消费场景的立体化延伸。  

  “五一”文旅消费的火热,既是市场活力的集中释放,更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唯有以“供给侧改革”回应“需求侧升级”,以“文化IP”激活“消费动能”,以“系统思维”筑牢“安全底线”,方能将“五一热度”转化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让“诗与远方”真正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常态。(文/史小桐)

责任编辑:崔永霞
新闻关键词:文旅消费